一赛带六赛
“河美共赢”篮球联赛嘉年华燃动河源
■“河美共赢”篮球联赛嘉年华活动现场。
■小观众在现场为比赛加油
昨日,“河美共赢”嘉年华活动在东源县体育馆开市,现场设置“河美共赢”篮球联赛文化及“六赛”展示区,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
赏“非遗”、品咖啡、尝小吃、观球赛。此次篮球嘉年华活动将篮球运动与亲子互动、文化艺术以及地方特色美食等多个元素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体育运动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实现“以赛彰文”“以赛助旅”“文体助产”“产业兴赛”良性循环,推动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
“河美共赢”嘉年华活动 热闹开市
活动当天,许多市民、观众携家带口在美食、非遗等各式摊位前流连,一边逛展示区、一边品美食,一边欣赏演出、观看全明星赛,跟篮球布景合影“打卡”,一派热闹的景象。
本次“河美共赢”集市区设置篮球嘉年华、非遗美食特色小吃区、儿童跳蚤市场、咖啡文化区、非遗节目表演区及“粤焕新”以旧换新促消费展六大板块,不仅包括了篮球运动本身,还融合了亲子互动、文化艺术和地方特色美食等多个元素。
“加油!加油!”“好球,3分球!”……在趣味篮球游戏互动体验区,现场观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摸高、投篮机等闯关游戏更是将游戏氛围推向高潮,亲子趣味篮球赛和小篮球对抗赛等活动,也让孩子们在欢乐中锻炼了身体,增进了亲子关系。
儿童跳蚤市场是本次嘉年华活动的一大亮点。在这个市场中,孩子们成为了摊主,他们精心布置自己的摊位,出售闲置的玩具、书籍、手工艺品等。“这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与别人交流,还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理财能力。此次在集市上义卖的资金将捐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河源市第一小学大队辅导员杨芬芬说。
此外,本次活动还设置了咖啡文化区、非遗节目表演区及“粤焕新”以旧换新促消费展等板块。咖啡商家现场设置咖啡文化体验区,开展咖啡文化沙龙和技艺交流活动,为市民提供了独特的咖啡文化体验。非遗项目“陀螺”的现场展演,则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营造了浓厚的集市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精心设计的展台和展区让人目不暇接。在“河美共赢”篮球联赛文化及“六赛”展示区,观众可以深入了解河美联赛的LOGO、吉祥物、主题舞曲等,同时,欣赏到“六赛”文化内涵及相关优秀案例的全面展示。总决赛18支参赛队伍的成立背景、球员风貌、球队口号以及精彩比赛瞬间,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形式,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激烈的比赛现场。
据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河美共赢”篮球联赛嘉年华活动将持续至12月30日。其间,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比赛将接连上演,市民不仅可以继续在现场品尝美食、购买手工艺品,还能参与各种趣味游戏和文化体验活动,共同享受这场文化与体育的盛宴。
“篮球+”促农文旅 深度融合
萝卜粄、米粉、茶花鸡、梨膏糖、山茶油……赛场外充满地域特色的乡村农特产品同样深受广大市民、游客的青睐,让“河美联赛”多了一种独特的“赛味”。在一个个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摊位前,市民、游客纷纷驻足品尝。“看比赛的间隙还能逛农产品展销会,品尝特色美食,实在太好了。”游客姜女士在逛完农产品展销区后说。
“我们这次带来了万绿湖的灵芝茶、万绿湖航天丝苗米、万绿湖河鱼干等东源手信,大家对我们的产品也非常喜欢。赛前赛后都有观众过来咨询和购买。”河源加宝茶叶籽油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小知表示,“河美联赛为当地农特产品展销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我们带来了具有特色的茶叶等农产品在此展销,希望接下来的几天里,有越来越多的观众过来购买农副产品。”
除了农特产品展销,非遗项目“陀螺”等非遗巡游展演也接连上演,近距离展示客家民俗文化独特魅力。从细腻精美的非遗剪纸展示区,到竹编伞制作、古韵典雅的漆扇制作体验区,每一处都散发着浓厚的客家传统文化韵味。不少市民在非遗游戏体验区体验客家非遗手工技艺。主办方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让市民纷纷点赞。
“非常热闹,在场馆里可以看篮球,在场馆外不仅有美食,还有潮玩等非遗产品,整个场景融合得非常好,这样的活动也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市民钟女士说。
据悉,我市举办此次“河美共赢”篮球联赛嘉年华活动是我市河美共赢篮球联赛收官的重头戏之一。通过开展一系列富含河源特色的农文旅活动,为观众与游客提供了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以联赛为载体,将河源的特色、优势、元素衔接起来,围绕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把绿美河源、美丽圩镇、和美乡村等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把体育运动引进去,把文明精神带进去,通过比赛“赛百千万”“赛绿美”“赛文明”“赛特色”“赛队伍”“赛风貌”,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绿富共赢”,奋力推动河源加快建设绿色崛起示范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