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各县区“施工图”亮相

抢跑新赛道 迸发新活力

2023-03-03 09:44:33 来源:河源日报

f2e47e1292660f65919127d2e9bea950_0303003_001_01_s.jpg

■广东省西勤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抓紧赶订单、抓生产、扩产能。

■文:本报记者 方新苗

■图:本报记者 肖斌

春天是出发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开年以来,我市多个重大项目陆续开工,企业发展信心十足;另一边,招商引资脚步不停歇,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河北石家庄,“海豹突击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招商活动……

当前,全省上下吹响制造业当家、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号角。对于河源而言,坚持制造业当家、坚持高质量发展更是我们的根本出路、唯一出路。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制造业当家为牵引,更有力培育壮大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如何铆足合力“当好家”?如何培育千亿级、百亿级产业?近期,各县区两会(工作大会)陆续举行,给出了更加具体明晰的“施工图”,不断积蓄新的能量。

——夯实制造业“家底”,各县区瞄准主导优势产业,下决心、定目标,产业格局逐渐清晰,发展劲头十足。

——再建高质量发展平台,加快建设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各县区在拓展产业发展平台空间上持续发力,打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抓招商、引活水,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立下招商项目“军令状”,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从“一无所有”到“工业立市”,从群山环抱的山城到地区生产总值破千亿元的绿色城市,我市各县区正站在新的历史机遇上寻找新动能新活力,“拼”出河源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看产业 夯实制造业当家家底

拼经济必须要强产业,强产业首先要强工业。

从各县区的部署来看,加速产业集聚,壮大产业集群,成为各地夯实制造业发展基础的首要任务。

作为全市工业经济主阵地、主战场和主力军,河源国家高新区自觉扛起“产业兴市”重任。在河源国家高新区2023年工作大会上,河源国家高新区将产业集群能级提升作为“八大攻坚战”的第一战,提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要强龙头扩赛道,全年力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总产值规模突破410亿元,同比增长11.2%以上;食品饮料和水经济产业集群要增龙头扩产能,力争食品饮料和水经济产业集群总产值规模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12.9%以上;机械与模具产业集群要强增长扩堆头,力争总产值规模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

东源县坚持产业兴县不动摇,巩固先进材料第一支柱产业地位,力争先进材料产业年产值超100亿元,同时力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与食品等产业年产值分别突破12亿元、15亿元、20亿元。

源城区提出要打造超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推动模具、玩具、钢铁等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积极引进食品饮料和水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源城区作为河源首善之区,在发展服务业上也做了规划:制定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地图,引进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开辟产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看平台 抓住产业转移新机遇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我市一直将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以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更好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有序转移。去年10月,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工作现场会提出要尽快实质性启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今年,我市也将建设省级重点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作为重点工作持续推动。

在各县区的部署中,推进平台建设、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等内容频现。

河源国家高新区提出要大力开展省级主平台申报建设攻坚战,大力开展产业空间突破攻坚战。江东新区2023年度工作大会则明确提出,要紧紧抓牢河源国家高新区跨江融合发展机遇,加速推进产业园区平台建设,强力推进城市起步区平台建设,大力推进高铁新城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临江、古竹圩镇两个平台建设,把“五大平台”打造成为产业强区的主引擎。

紫金是我市接受“双区”辐射带动的第一圈层。今年,紫金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焦紫城工业园、蓝塘产业新城、县城城南新区以及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四大平台”建设,增强平台集聚效应,打造融入“双循环”重要载体,高质量推进“融湾”“融深”。

和平县、龙川县直接列出了园区建设任务:加快拓展产业发展平台空间,启动扩园1815亩,力争年度供地4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产业用地整治850亩,新增产业用地3平方公里。龙川除了在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完善园区配套设施上下功夫,积极打造“反向飞地”模式,支持龙川企业在位于深圳宝安区的科创中心设立研发基地、企业总部、招商引资窗口。

连平县提出,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城东产业园,继续完善县工业园区二期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园区用地整治提升行动,全力打造“专业园”“园中园”。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则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提出要推进园区扩容提质,做大做强国企平台,加快完善道路、给排水及能源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新城。

看招商 拼出高质量发展底气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精准招商引资,力争引进超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110个。

围绕市政府定下的目标任务,各县区政府工作报告也对招商引资工作着墨不少,“一把手”招商、聚焦主导产业招商成为关键词。

源城区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力争引进超亿元制造业项目15个以上;保持招商引资工作专班高效运转,积极对接省市承接产业引导目录、产业转移重点项目库,制定重点承接产业清单和重点目标企业清单,建立招商数据库和招商地图,对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派遣驻点招商团队,办好系列主题经贸活动和精准招商对接会,大力开展以商引商、以链招商、驻点招商、联合招商。

河源国家高新区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年攻坚战,推进今年春夏秋冬四个季度的招商攻势、招商目标、经贸活动,争取每季度都有新成果,力争全年新引进超亿元项目40个以上。东源县积极推进“产业经济大脑项目”,编制主导产业招商计划和目标企业清单,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靶向”招商,精准开展系列招商推介活动,确保新引进超亿元优质工业项目20个以上。

龙川县引进超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10个以上;连平县确保新引进超亿元优质工业项目15个以上;和平县力争引进超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15个以上;灯塔盆地农高区力争今年引进超亿元项目5个,动工建设项目3个以上,投产项目3个以上……

在今年的全市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市商务部门表示,计划在2023年扎实推进市、县(区)“一把手”抓招商、“高铁经济”联动招商等体制机制建设,力争今年全市引进超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110个以上。实现这一目标,不能光说空话,要各县区各部门务实务实再务实,苦干实干把手上的“施工图”变为“实景画”。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