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出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动员令
奏响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春天序曲”
□本报记者 方新苗 郝晓楠 冯晓铭 杨坚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全省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我们要举全市之力推进实施,全力加快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昨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会在东源县召开,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握形势、振奋精神,奋力开创“三农”工作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与常规会议不同,本次会议从市级开到县、镇、村,四级联动,传递着河源在县域高质量发展赛道上争先进位的鲜明信号。会议前,市四套班子领导以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还走进企业车间、项目现场,深入企业车间、项目现场实地调研,探寻“农业强市”的发展之道,感受县域高质量发展“春潮涌动”。
以工业化思维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在河源太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圆形养殖池有序排列,增氧机不停输送氧气,数不清的鲈鱼苗游弋其中。“一个30平方米养殖池的产量相当于一亩鱼塘。”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太二农业科技已完成项目一期2.6万平方米的轻型钢屋架厂房建设,包含5个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每个车间有78个圆形养殖池、2个生化处理池、1个平衡池。
据介绍,该公司今年计划建设二期2.1万平方米成品鱼养殖车间、办公场所和0.6万平方米标苗车间、预制菜加工车间。“工厂化养鱼模式,可在有限的面积,大大增加渔业的产值。”一、二产联动,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将更好带动农民增收。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年产鲜活水产品4500吨,年产值约8亿元,并通过迭代效益带动周边养殖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在东源县灯塔镇黄土岭村,几栋厂房屹立在青山白云间。这是东瑞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延伸生猪屠宰和肉制品深加工产品链而投资的项目。据悉,该项目总投资预计2亿元,打造成空间结构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节能高效的生猪屠宰及肉制品生产基地。项目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建设屠宰生产线,第二期预留肉品深加工车间和中央厨房车间。项目一期预计今年3月下旬完成建设并进入投产阶段。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成为我市及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优质猪肉加工产品供应基地,年屠宰生猪100万头,预计年产值20亿元,带动230人就业。
今年1月,全省最大的高性能钕铁硼磁材项目——广东晟源永磁材料项目(一期)竣工投产,为我市打造百亿级先进材料产业再注活力。与会人员走进企业车间,深入了解项目投产建设情况,讨论产业发展方向。在东源县企业车间、项目现场,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让与会人员充分感受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浓郁氛围。
力促各县区
比学赶超争先进位
“经过上午的调研,我们认为东源干部精气神佳、干劲足,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前景向好、大有可为。”“看了东源发展,我对河源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很有信心。”会议期间,与会人员纷纷点赞东源县发展成效,“要学习借鉴东源的先进经验,推广好的做法。”“像东源一样‘守好老朋友、结交新朋友’。”
会上,市委、市政府与各县区签订责任书,明确了目标任务,彰显了信心决心。部分县区和市直部门就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表态发言,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源城区将在城乡融合上重点发力、争当示范,力争今年农业总产值增长8%以上。”“江东新区将牢牢抓住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要抓手,力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1亿元,增长10%以上。”“发改部门作为县域经济工作的牵头单位,将全力落实‘百千万工程’各项部署,扎实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将坚决扛起责任,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
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农业稳健增长,农业大市的地位更加稳固,但与农业强市相比,还存在农业产业融合基础优势尚未完全发挥、农业品牌建设有待加强、设施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等问题。会议也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明确指引,“我们要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摆在优先位置,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推动我市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要发展优势产业,以工业化思维推进乡村全产业链发展。”“抓县域关键是抓产业和县城。”“‘百千万工程’涉及面广,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扛起责任,加快形成指挥有力、上下贯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全省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本次动员会就是要营造比学赶超、竞标争先、赛龙夺锦的浓厚氛围,推动各县区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勃发敢为人先、不甘人后、你追我赶、互促共进的县域振兴新气象,在新起点上奋力推动全市县、镇、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