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企业家代表共话制造业当家和实体经济
共谋河源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昨日召开的河源市企业家代表座谈会上,来自我市电子信息、先进材料、食品饮料等行业的10名企业代表畅所欲言,表示将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全面提振发展信心,共谋河源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兴通讯(河源)有限公司:固本拓新 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中兴通讯河源生产研发基地是中兴通讯有限公司在全国布局的最重要基地之一,总投资超过21亿元,年产能超百亿元,实际累计贡献年产值超300亿元,基地建有行业领先的SMT生产线30余条。近年来,中兴通讯呈现出产业快速升级、发展快、带动力强、未来潜力大等发展特点。
中兴通讯(河源)有限公司副总裁尹千鹤建议,相关部门要牵头制定中高端技术人才引入保留政策;要加强5G赋能制造业创新应用;要加大培育制造龙头企业力度,形成优势互补产业链。尹千鹤表示,中兴通讯将继续坚守深耕ICT领域、强网赋智,构筑数智世界底座;坚持创新驱动,坚信合作共赢,为行业注入5G之心,助力河源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
◎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计划加大龙川基地投资 启动三期项目
2022年,景旺电子实现高质量落地IPD,在5G通信板、车用动力电池、服务器主板、低轨卫星通信板等产品的产量、技术研发均取得重大突破。
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行政处处长刘连青表示,景旺电子龙川分公司成立15年来,从小到大、从大到强,都离不开河源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2023年,景旺电子将进一步做大做强,把企业打造成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计划加大龙川基地投资、启动三期项目,引进高精密、智能化设备和先进工艺技术,建设产值规模超30亿元、面向5G信息技术的高端高密度印制电路智能化制造基地,建设厂房及配套设施项目预计新增纳税约3亿元,增加就业岗位3000人。
◎广东雅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全力以赴为上市做准备
广东雅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各类知识产权及专有技术200余项,是业界少数几家具备独立编写核心算法能力的企业之一,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集硬件与软件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组建了“广东省智能电力测控仪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娟娟表示,雅达电子能有今天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近年来,雅达电子发展势头良好,在客户资源、品牌、核心技术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积累了竞争优势,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雅达电子正在准备上市相关工作,同时将持续加大投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服务好国内外客户,努力做优做强做大,实现持续稳健的高质量发展。
◎河源市航嘉实业有限公司:航嘉深圳园区制造业将全部转移到河源
为响应我市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战略布局,河源市航嘉实业有限公司在2022年规划了打造百亿级航嘉产业园蓝图,启动航嘉三期投资项目,总投资10亿元,将建成30条以上生产线,全面推行高端智能智造。目前9栋厂房已封顶,预计今年底全部交付使用。投产后,预计增加工业产值50亿元、纳税1.2亿元、用工5000人。
河源市航嘉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涛表示,2023年,航嘉产业园将以“稳”字当头,蓄势待发,实现规模不低于去年的基本目标。在未来几年,快速将航嘉深圳园区制造业全部转移到河源,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工业链基地,为河源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作出应有贡献和担当。
◎河源市艾佛光通科技有限公司:达产后年产值将超10亿
河源市艾佛光通科技有限公司从2022年1月成立至今,已投资超10亿元,所建设的5G体声波滤波器芯片生产线现已全面投入生产,达产后将实现年产滤波器芯片4亿颗,年产值超10亿元。
该公司副总经理衣新燕表示,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强化科技制造企业项目落地建设的整体布局和顶层设计,盘活土地资源,同时整合产业链中下游配套;加快建设大型公共服务平台,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配套相关人才项目,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该公司将持续引进半导体行业高层次人才,加大资金投入,推进5G体声波滤波器芯片国产化替代,填补我国在此领域无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空白,解决我国在体声波滤波器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助推河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今麦郎饮品(河源)有限公司:今年力争工业产值突破2亿
今麦郎饮品(河源)有限公司总投资7亿元,布局6条世界先进生产线。全面投产后,年产值13.5亿元、纳税1.3亿元。
自2021年9月进场动工以来,我市各级各相关部门给予今麦郎饮品极大的关心和支持,使企业发展迅速。据该公司总经理李晓良介绍,去年,每小时可以生产9万瓶的西得乐纯净水线、7.2万瓶的熟水凉白开线以及2.1万瓶的无菌线相继顺利投产。截至2022年底,今麦郎饮品实现工业产值6000多万元。
李晓良表示,今年,今麦郎饮品将加大品牌建设,在现有规模的情况下力争年度工业产值突破2亿元。同时,内部推动“三精管理”(组织精简化、管理精细化、产品精美化),把更多更好更高品质的产品送至每一位消费者手里。
◎河源富马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挺起超硬合金新材料产业“脊梁”
河源富马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伴随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成长壮大。近年来,该企业坚持从全球产业链分工和资源配置视角,开辟新赛道,打造新平台,闯出了一条自立自强的创新发展之路,并在多个专业领域突围发力,填补了20多项技术空白,收获了260多项专利技术。
据该公司总经理王恺介绍,2022年,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该公司不断优化产能,调整产品结构,重点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同时,在项目推进、技改资金和政策落实方面得到省、市、县各级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助力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得以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王恺表示,该公司将扎根河源,坚守创新发展之路,在新的高度挺起河源乃至广东超硬合金新材料产业“脊梁”。
◎河源市铂科新材料有限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开始试生产
作为铂科新材近年来最大的一个对外投资项目,河源市铂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江东新区,整个项目投资总额约10亿元,全面建成后预计年综合产值约10亿元。
自去年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江东新区党委、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目前,项目主体建设已经基本完成,生产设备陆续开始进场,预计今年上半年开始试生产。该公司副总经理李正平表示,将用好各项惠企政策,抓好建设、投产各个环节,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地占领全球同行业制高点。
◎东瑞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挥好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
东瑞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业生产、科研、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于2021年4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去年,东瑞股份实现出口创汇1.02亿美元、完成产值19.6亿元。
东瑞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建康表示,接下来将强化项目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管理,全力确保东瑞肉类生猪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基地项目下月试投产。同时,全力抓好生猪产业园建设工作,大力推进生猪全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加快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同时,积极转变生产方式,优化生产流程,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打造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大力引进高精尖技术人才,以科技创新、人才优势引领高质量发展。此外,该公司还将积极参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强化联农带农,有力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稳定发展,助力河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广东霸王花食品有限公司:打造成为新型农业龙头企业
作为河源本土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广东霸王花食品有限公司扎实推进“霸王花米粉+”“霸王花食品+”双轮驱动战略。今年1月,该公司举行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奠基仪式。
据广东霸王花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日杨介绍,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规划建设8条全自动、智能化的米粉生产线,总设计产能8万吨/年。项目建成量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5亿元,年新增税收6000多万元。朱日杨表示,该项目计划在今年底完成工程建设与设备安装调试工作,2024年1月正式投产运营。届时,广东霸王花食品有限公司将成为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工业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龙头企业,成为河源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一张新名片。
■本报记者 陈鹏 杨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