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坚持制造业当家 政企合力迈向“春天”

2023-01-30 11:40:11 来源:河源日报

产业聚,则发展快。第二组召集人、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廖继聪围绕“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努力建设制造强市;坚持‘五外联动’,不断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等主题,邀请来自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材料、水经济、模具制造等领域的10家制造业企业,兼顾外资、外贸等领域的4家外资外贸企业,与市直有关部门展开分组讨论。

会上,企业家们畅所欲言,表达了对产业发展的满满信心,并为实体经济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亮”出发展计划,为河源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大家一致表示,“河源制造业的‘春天’已经来了”。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近年来,河源产业体系不断优化,产业集群竞争力持续提升,电子信息、水经济、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持续壮大。对于河源而言,如何提振市场信心,营造良好环境,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是当下需要努力的方向之一。

“开年之初,全省开了这么高规格的大会,我倍感振奋,感到制造业即将书写新的‘春天的故事’。”面对当前河源制造业发展态势,河源中光电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长涛信心十足。他认为,河源制造业发展空间很大,还可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提升河源制造业整体体量。

华润怡宝华南生产基地项目于2022年8月签约,计划2024年3月投产,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25亿元。华润怡宝饮料(控股)有限公司总部办公室专业总监李豪雄说:“这次高质量发展大会,让人深深感受到广东及河源在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强劲力度。我们将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尽快实现达产达效。”

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产值超30亿元的高端高密度印制电路智能化制造基地——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作出了这样的决定。该公司行政处处长刘连青表示,希望政府在项目用地、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项目尽快推进,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当前,各级政府都非常支持制造业发展,这是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大好时代。”河源金三维智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新宝说,公司计划于2023年增长20%的产值,争取4年之内将河源金三维打造成产值超10亿元的中型企业。

提升服务企业能力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融资成本也是营商环境的一部分,建议政府部门想方设法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提高服务企业效率,营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提升河源的竞争力。”刘长涛说。

华冠科技(河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爱勇亦有同感。他提出,周转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命脉,降低融资成本对企业发展帮助巨大。希望政府部门加大政策补助力度,牵头让银行资金优先流入实体制造企业。此外,他还指出了制造业企业“用工难”问题。“希望政府加大对企业用工支持,强化校企合作,缓解企业用工压力。有了好的灌溉和滋养,企业发展会有更好的成果。”何爱勇说。

“建议进一步完善园区生活配套设施,优化园区服务功能,提升吸引力”“引进更多配套企业,扩大制造业规模,增强产业链竞争力”“规范劳务市场,降低企业用工成本”……面对企业家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河源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志中表示,将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他说,河源国家高新区将全力拓展产业平台宽度,全力开展企业服务优先行动,为企业营造良好服务氛围。

“工信部门的职责就是服务好广大制造业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都可以向我们反映。”市工信局局长叶金镜表示,市工信局将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推动建立由党政“一把手”担任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市县(区)两级“一把手”抓制造业的机制;继续落实各类助企政策,帮助制造业企业减税降费、降本增收。

针对用工问题,市人社局局长林文泉表示,市人社局将通过市、县联动巡回定点招聘、“云招聘”等方式,深化校企合作,引导我市大中专职业院校加强与重点企业合作,多渠道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

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RCEP实施一周年,河源海关为辖区企业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共471份,出口货物签证金额超1亿元,预估帮助企业获得关税优惠525万元。这是河源打好“组合拳”的其中一招。

据介绍,2022年,河源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43.8亿元。重点企业如精电、美晨、易塞得、思比、联腾实业等保持增长,为稳住外贸基本盘作出了积极贡献。“不少外资外贸企业对海关政策还不够了解,希望大家加强沟通交流,海关将继续加强业务指导,全力以赴服务好企业。”河源海关副关长吴文君表示,河源海关将从全面深化业务改革、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面深化关地协同、支持农业产业化建设等四个方面,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河源外贸量增质升。

“外资外贸企业有什么意见要求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全力做好服务。”市商务局局长黄远程表示,2023年,市商务局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提升我市对外开放水平为目标,以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为重要抓手,优化对外开放布局,全力开创我市对外开放新局面。(本报记者 方新苗 杨宝如)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