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江东新区:瞄准湾区所需,展现“江东作为”

2022-12-05 11:46:49 来源:

11月16日,江东新区举行2022年产业类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现场集中签约10个项目,总投资23亿元,主要涵盖高端装备制造和先进材料产业。

此次集中签约的10个项目将为江东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对新区五大产业补链强链,加速产业集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江东新区全力推动“融湾”“融深”枢纽门户和“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建设的力证。


江东新区产业园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冯晓铭 摄



“硬联通”+“软联通”,江东新区与“双区”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高


自赣深高铁建成通车后,江东新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与“双区”的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高,但江东新区不止步于此。广河客专、深河高铁、惠河城轨及河惠深、河惠汕高速等一大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经过江东新区的规划,对接畅顺。G205国道东移建设工程、G355国道跨高铁控制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建成东江东路、凤凰路等市政道路25条26.87公里。外联内通,江东新区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位于江东新区的赣深高铁河源东站


对标粤港澳大湾区,江东新区充分发挥数字政府改革的支撑牵引作用,深化审批、商事等制度改革,成功实施“一枚公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双随机、一公开”扎实推进,便利化营商环境建设有效推进,新区市场主体总量达12506户。

基础设施“硬联通”不断完善,体制机制“软联通”有序推进,江东新区与“双区”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高。


紧紧牵住项目这个“牛鼻子”,产业共链加快构成


不久前,位于江东新区临江镇的河源市铂科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端合金软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动工建设。该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0亿元,年税收约6000万元。


江东新区正努力把项目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今年以来,江东新区紧紧牵住项目这个“牛鼻子”,共谋划6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46.34亿元,年度投资计划49.13亿元。江东新区正在努力把项目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有效稳住了经济大盘。


厚植生态环境优势,呵护江东新区碧水蓝天净土


生态环境是核心竞争力。谈到生态环境,江东新区生态环境办公室主任袁茂文亮出了一组数据。

袁茂文说,今年上半年,江东新区的环境质量取得了实质性成效,空气质量优良率(AQI)考核95.7%;地表水水质总体优良,辖区内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东江江口国考、省考断面稳定达到Ⅱ类标准,柏埔河、义容河市考断面稳定均为Ⅱ类标准;土壤环境总体安全,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

今年国庆假期,许多市民来到江东爱廊·碧道示范带内的爱情公园打卡。依托东江生态优势,江东新区对沿江乡村的空间生态、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进行全面提升改善。江东爱廊·碧道示范带既是风貌带,也是经济带,辐射带动着周边镇、村产业发展。


柏埔河爱廊·碧道建设长度约6.5公里,按照生态环保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进行设计,成为市民休闲运动的网红打卡地。



全力推动民生建设,“双区”优质生活圈重要承载地加速成型


今年4月和7月,江东星河学校、凤凰山学校分别动工建设。与此同时,高铁新城片区、古竹片区建设初见成效,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城市框架不断拉大。江东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密度投入城市开发建设,城镇化率达68%,从前的城乡接合部变成了如今的产城融合新区。

据了解,2022年新区十件民生实事将投入5872万元。除了教育投入,在医疗方面,将完成临江卫生院改建,启动城东街道社区医院筹建,推动市疾控中心迁址新建、市公共卫生医学中心项目建设。在民生实事方面,将全力办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汛期隐患治理、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建设、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

接下来,江东新区将发力推进“融湾”“软联通”“硬联通”,积极承接湾区溢出产业,持续筑牢“双区”生态屏障。作为河源实施都市经济带动战略的主战场、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融湾”“融深”的核心功能平台,江东将勇挑打造“融湾”“融深”门户的担子,不断提升“江东速度”、展现“江东作为”。

(本报记者 吴雪 通讯员 麦惠权)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