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以“双园”联动按下产业发展“快进键”
聚焦提质增效 激发园区活力


初春时节,紫城工业园和蓝塘产业新城一派繁荣景象。
2021年,紫城工业园签约项目18个,投资金额105亿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8.6亿元,规上企业产值31.5亿元,实现税收3300万元;蓝塘产业新城签约项目6个,合同投资额120.4亿元,入园企业3个,总投资133.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659亿元。
全力推动园区扩容提质、推动产业升级增效,加快把紫金建设成为“双区”产业转移优选地……扎实推进产业兴县行动,培育产业发展主攻方向,紫金县成竹在胸:瞄准推动两大园区建设成为省级产业转移园的目标,打造紫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蓝塘智造百亿级产业园,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强的力度推动产业发展。
产城融合
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紫金县紫城工业园的春米六智能科技(河源)有限公司。车间内,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行,工人们正有序地生产零件、组装整机,他们手上组装的产品,将出口到日本。
紫城工业园是紫金产业发展的致富之园,目前已形成了以大统营电子集团、聚飞鑫电子器件为龙头的新电子产业,以大阳电工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已引进落户项目58个,合同总投资达179亿元,预计年产值60亿元,税收5000万元以上。随着软硬条件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紫城工业园抢滩登陆,着手布局。
如何乘势而上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动电子信息全产业链布局?招商引资是关键路径。紫城工业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招商方向以新电子、新材料产业项目以及上下游关联企业抱团项目为主。其中,由大统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春米六智能科技(河源)有限公司,带动了上游6家企业抱团投资,主要经营家用电器产品的生产研发和销售,计划总投资3亿元,2021年实现产值2亿元、税收1500万元,预计今年实现产值2亿元、税收1550万元。
“从招商开始,我们招引优质的企业,继续围绕大统营、聚飞鑫、大阳电工开展招商活动,通过以商引商,为后续的效益打下基础。”该负责人表示,在产业招商上,园区通过第三方评估,挑选实力强、潜力大的企业,做到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坚持高质量引进来,实现产值倍增。同时,园区在今年还将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征地拆迁步伐,新增征地面积1500亩,平整土地3000亩,搬迁土方量2000万立方米,力争扩园2平方公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二期G路、金龙大道第一段、金龙大道一二期连接线等路网建设,力争完成投资4亿元;加快完善功能配套,推动首期公共服务区建成投运,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十二年一贯制学校、首期公共服务区南部片区支路等项目加快建设,整体提升园区承载功能,加强平台承载力。
能不能吸引企业,既要看园区的“硬环境”,更要看服务的“软环境”。为此,紫金县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一系列激励扶持措施,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推进企业项目代办“一窗办、马上办”,交出优化营商环境的“紫金答卷”。
“我们要走在企业需求之前,以懂企业所需、为企业所想为理念,从项目备案、规划三证、用水用电报装、政策解读等各方面入手,为企业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上述负责人介绍,通过前期招商和后期做好企业服务相结合,让企业心无旁骛聚焦核心业务,提质增效,逐渐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
以政策引领抢占发展风口,紫城产业园定下新一年的目标:力争新增投产企业10家,上规企业10家,新引进企业15家,园区产值达60亿元。
发挥龙头效应
打造百亿级产业园
距离紫城工业园40公里左右,另一座产业新城也正在崛起。
位于紫金县西南部的蓝塘镇,是河源最接近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的一个镇,在承接“双区”产业外溢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设蓝塘产业新城、补齐工业发展短板,成为紫金产业兴县的又一主战场。
从开发建设到引进项目,短短2年多时间,蓝塘产业新城招商已形成新气象,产业集聚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正着力构建以新材料、新制造、新医药为主导产业的“三大产业主板块”,已签约、动工项目8个,投资总额达218亿元。其中,“新材料板块”已引入福建金盛兰集团优特钢项目,总投资额约130亿元,预计年产值可达300亿元,年缴税收12亿元。该项目的引进,让紫金优特钢项目“龙头效应”逐渐形成,吸引了大批上下游企业项目入驻,上下游产业总产值预计将超2000亿元。
金盛兰优特钢项目建设,是紫金县加快构筑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产业转移优选地的一个缩影。今年,推动“东莞智能机械制造抱团项目”和“惠州市禾远明德实业有限公司”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是蓝塘产业新城的又一重点任务。东莞智能机械制造抱团项目由8家企业组成,主要开展智能装备、自动化设备、精密机械设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总投资75亿元,预计年产值60亿元、年税收2.93亿元。该项目全面投产后,将为紫金全力打造“蓝塘智造百亿园区”注入强劲动力。
站在新起点,蓄力新征程。春日下的紫城工业园,厂房整齐,道路宽敞明亮,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蓝塘产业新城,机械轰鸣,建设如火如荼……紫金正乘着“双区”建设的春风,以“两园”联动按下产业发展“快进键”,跑出紫金发展“加速度”,在开创又稳又好发展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进。
紫金产业园聚力平台提质
让群众共享产业之利
总目标: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
谋划一:加快园区扩容,增强平台承载力
推动紫金产业园(紫城工业园与蓝塘产业新城)成为省级产业转移园,加快推进紫城工业园二期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加快蓝塘产业新城规划建设,力争5年完成首期6.68平方公里土地平整、项目布局,推动成为深河科技园紫金起步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谋划二:推动产业升级,打造“双区”产业转移优选地
围绕“四新”产业,依托大统营、大阳电工、金盛兰优特钢、立国制药等龙头企业,实施“补链”“强链”招商行动,实施“强链”“补链”工程,抢抓“双区”建设机遇,力争引进优质项目15个以上、超10亿元项目1个以上,合同投资额百亿元以上。
■文:本报记者 刘永菲 田红秀 特约记者 黄从高 图:本报记者 冯晓铭 制表: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