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以产业园区平台提质升级为抓手
做强发展引擎 壮大实体经济
![p1_s[1].jpg](http://www.hyrbnews.cn/zt/pic/2022-03/10/c97b484e-a6e8-4447-a7d3-3b338a0ece88.jpg)
![p2_s[1].jpg](http://www.hyrbnews.cn/zt/pic/2022-03/10/89758f30-c1f2-4cf5-9be1-befae941b965.jpg)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走进位于龙川县通衢、登云两镇交界处的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下称龙川产业园),现场一派热火朝天景象,令人强烈感受到这里的生机与活力。
2021年,龙川产业园完成工业产值108.12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1.33亿元,完成税收2.72亿元。龙川县始终把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不断建强产业园区,做大产业规模,增强经济发展动能,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产业园区实现从弱到强的跨越,产业发展实现由“散、弱、杂”向“大、聚、强”的转变,园区建设、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力争今年扩园1平方公里
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
走进龙川产业园,一条条纵横贯通的道路,将一家家拔地而起的企业串联起来,水、电、通讯网络等完善的基础设施,提升园区的“筑巢”质量,吸引八方“凤凰”栖息而生。
去年,龙川产业园再次在全省58个省级园区中获评“五星级服务园区”。取得这一硕果,得益于园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力及“便民、高效、廉洁”的服务理念。
“园区是企业的家园,企业在这里扎营,园区就必须为企业提供最基本的生存要素。”龙川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园区内公路、港口、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一应俱全,具备立体化交通运输体系;水、电、供热、消防、污水处理等生产配套设施完善;医院、银行、邮局、学校、酒店、超市等生活配套设施应有尽有,这些都是龙川产业园招商引资的“傲人资本”。
金戈铁马闻征鼓,只争朝夕启新程。今年,立足新起点,龙川产业园将积极筹措资金,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园区扩园提质。着力推动宝通大道延长段、宝龙公园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园区樟塘片区、三期扩园征拆工作,争取扩园1平方公里,全面提升园区项目承载能力和土地储备;争取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双创基地二次装修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挖掘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园区用地综合利用水平。
同时,园区还将不断加大招商选资力度,聚焦园区重点项目引进,做好签约落地全流程服务,全力推动江西中存、名格宝利、烘干机产业基地、贝莱尔纳、晶索等16个以上新引进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力促景旺电子、中建二局、名格光电、迈诺工业等10个以上大项目提质增效;新引进落户企业10家以上,争取新上规企业5家以上,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力争入园企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实现税收5.2亿元以上。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打造百亿级、十亿级
产业集群各两个
广东迈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个长约20米,宽数米,深度接近10米且已预埋好钢筋的“大坑”,正在等待技术设备进场“装填”。据该公司负责人张君玲介绍,这是为即将引进的大型数控纵向蒙皮拉形机准备的生产车间。该项目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急需解决的一类关键设备。该设备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国际垄断局面,率先实现金属曲面零件的智能制造。
如此重要的项目落户龙川产业园,是园区秉持“项目为王”策略,以项目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发挥好园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作用,引导一批中高端制造领域的大项目、好项目向产业园区聚集发展的重要体现。目前,龙川产业园入园企业110家(投产92家、在建6家、筹建12家,其中上规45家,国家高新企业28家),合同投资总额近300亿元,已形成了电子电器、现代建筑工业、空气能以及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集群,产业集聚率达84%。
产业是园区的灵魂。园区的产业定位只有更加精准化,才能为招商打好基础。眼下,龙川产业园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规模能级持续提升,企业市场活力迸发。
今年,龙川产业园将强化结构调整,壮大产业集群,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基地化、集群化发展,用新的发展理念,为项目引进注入“一池春水”。重点加大安全应急与环保(空气能)产业招商引资力度,提高项目建设速度,加快安全应急与环保(空气能)产业聚集与发展,推进省级安全应急与环保(空气能)特色产业园申报创建工作。同时,加快双创基地建设速度,完善园区科技孵化器建设,加强园区空气能、光电、应急产业项目的孵化和培育,不断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推进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申报创建工作。
十三载栉风沐雨,十三载创新图强。龙川产业园正在为实现龙川县委县政府“加快产业发展,聚力打造园区两个百亿级、两个十亿级产业集群,不断夯实龙川产业基础”的总目标踔厉奋发,阔步前进。
龙川产业园争做粤北地区的“活力区、孵化器、荣誉城”
总目标:2022年,计划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规模以上工业税收增速10%,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
谋划一:持续推进园区扩园提质,争取扩园1平方公里。争取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双创基地二次装修并投入使用。集中精力搞好园区绿化、美化和亮化,完善学校、医院、物流配送中心、商业配套等项目建设,推动产城融合。
谋划二:推进省级高新区申报工作。争取新引进落户企业10家以上,新上规企业5家以上,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力争入园企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实现税收5.2亿元以上。
谋划三:优化园区服务。探索打造全省首创的集监测、监控、管理园区环境、环保、安全、生产、土地、项目、经济数据参考、排水排污、招工、培训、服务等于一体的大数据检测管理体系。
■文:本报记者 梁驱远 通讯员 谢祖敏 ■图:本报记者 冯晓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