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为河源高质量发展谋新局谱新篇

2021-02-02 11:03:16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讯 记者 王亚娇 张平 方新苗 肖斌 在昨日举行的政协河源市七届五次会议发言议程中,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大会发言采取邀请上台发言的形式进行,6位市政协委员围绕园区发展、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生态文明等领域建言献策,为河源全域全面融入“双区”建设,为推进“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园区发展】

推动园区扩容提质产业升级

“2020年,河源高新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89.5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40%。在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企业服务等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成效非常显著。”委员邓涛建议,要全力推动河源高新区扩容提质,推动河源高新区向东跨江发展,加快推动河源高新区南山共建产业园、模具统建厂房、创智产业园等公建厂房加快建设;围绕龙头产业,紧抓“双区”产业升级,打造高端产业品牌;以江海联运、综保区为重要支撑,推动河源高新区成为河源全域全面融入“双区”建设的战略腹地。

委员丘小海建议我市成立国资控股的灯塔盆地旅游集团公司和灯塔盆地高新技术农业集团公司,引导推动灯塔盆地农业往产业化、技术化、高附加值化发展。同时借助“双区”建设的东风,引进优质的发展项目,吸引深圳的资金和技术聚集;以灯塔盆地创建国家农高区为契机,加快自身发展,借助两个集团公司开发好的项目,筑巢引凤,从而推动河源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医疗卫生】

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

当前仍处于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委员林潮炫围绕办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这一目标,进一步提升我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建议强化以政府为主导,加强科学规划、注重梯度发展,进一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便捷、技术优良的医疗资源服务网络,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强有力保障。具体来讲,落实政府在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体责任;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健全医联体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涵建设;实施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强化工程;坚持预防为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关键词:教育事业】

打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大环境

教育问题始终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孩子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前途和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委员姚家芳说,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主因是家庭教育缺失、父母疏于管教,法律对未成年人“小恶”没有明确惩治标准,没有独立机构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纠偏。她建议,要多方面加强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矫治工作。在法律层面,应强化法律责任,明确各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矫治义务;在社会环境上,应加强源头治理,减少社会因素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在教育引导上,应注重未成年人心理干预和引导,建立专门学校矫治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对构建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委员赖冬美认为,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我市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发展,但家庭教育仍存在家校沟通不顺畅、家校教育出现部分错位、农村学校家校合作情况不乐观等问题。她建议我市应大力实施家庭教育工程,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职能,抓好家庭教育专业化队伍建设,将家庭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相关组织担起相应责任,努力构建党政重视、妇联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支持、家长参与的社会化家庭教育新格局。

【关键词:生态文明】

碧道建设要彰显地方特色

根据我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到2035年,全市将建成碧道1373公里,总投资预计超过100亿元,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岭南水乡风貌,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全面呈现。

对此,委员魏思强建议,要对试点碧道建设进行经验总结,学习兄弟市好的经验做法,将一些好的建设经验在全市推广,更好地指导我市碧道建设全面开展;要因地制宜,逐步探索出碧道+旅游+产业+文化+乡村振兴等新业态新模式,最大化发挥万里碧道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要彰显地方特色,形成一河一花景观,同时融入市树、市花、佗城千年古邑、阳明文化等独具河源特色的“名片”;要加强部门联动,碧道建设应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绿道规划、用地规划,与市政道路、排水设施、生态湿地等相衔接。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