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政协委员参加分组讨论

积极建言献策 汇聚磅礴力量

2021-02-02 11:03:16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张平 王亚娇 苏勇军 方新苗 肖斌 昨日,参加政协河源市七届五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分组讨论和审议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及七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委员们围绕河源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等领域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履职尽责中展现新作为

在分组讨论中,与会委员们发言踊跃,气氛活跃。大家认为,两个报告文风简朴务实、语言精练,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实事求是,充分体现了协商议政有深度、资政建言有高度、助推发展有力度。

委员黄海泉表示,两个报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行性,令人振奋。接下来将增强履职本领,自觉担当作为,展示委员风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围绕我市加快全域全面“融深”“融湾”步伐,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实施等决策部署,开展各项调研视察、协商议政、民主监督等履职工作,为推动河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委员张晓玲表示,将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凝心聚力等方面积极履职尽责,为河源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委员余银标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围绕我市中心工作,当好联络各界青年的桥梁,传递好青年声音,凝聚好青年才智,为推动河源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

委员罗秋寒认为,河源应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有针对性出台助力生态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打造生态旅游新体验,发展红色旅游、古驿道旅游、研学游、乡村游,以及“生态+”“康养+”等文旅融合新业态,着力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

委员周小军建议,可通过举办一系列体育赛事,如环万绿湖自行车比赛等,吸引更多的人到河源参观旅游,以此更广泛地推介万绿湖风景和河源,进一步提升河源知名度,助推河源旅游经济发展。

委员叶国强表示,要注重文化开发与输出,将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开发,充分发挥河源的优质生态资源作用,打造绿色河源形象,增添城市文化底蕴,在“融深”“融湾”进程中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

强品牌育工匠  助推经济发展

委员肖衍雄建议,要打响“万绿河源”区域公用品牌,推进“万绿河源”商标注册、培育、保护等工作,做好品牌规划、打造品牌体系,进一步提升河源农产品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委员赖运宏建议,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优质企业,培育品牌企业,大力发展河源民营经济,把我市优质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提升生态资源现代化水平,走好河源绿色发展道路。

委员邓昌有认为,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河源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希望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激励工匠人、培养工匠人,给他们更多实现价值的机会,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助推经济快速发展。

拓宽农产品销售平台  推进乡村振兴

如何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委员刘永辉建议,以深河扶贫超市为依托,以农业农村、新闻媒体、市场监管、总工会、电商企业为主体建设全市农产品应急销售平台,针对河源本地的农副产品,各部门各司其职,完善生产对接、产品检测、信息发布、采购监管的机制,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这样既可帮助农民解决燃眉之急,又可以有效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委员赖弥平建议,要进一步加强乡村文旅融合,抓住“轻资产、重创意”的旅游趋势,用充满文化内涵的“微旅游”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致富优势,助推新农村建设发展,持续推动河源乡村振兴工作。

“桉树种植影响生态环境一直是很多市民所关注的问题。”委员赖泽华说,希望可以发动企业种植新树种来替代桉树,同时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