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我市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由绿及美 由美及富

2025-10-22 10:04:26 来源:河源日报

image.png

■万绿湖开渔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而来,共同分享渔民丰收的喜悦。(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方新苗

万绿湖风景区晋级5A、环万绿湖区域被纳入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试点、上莞追龙等民俗活动火爆全网、“江湖渔火 太平夜市”等文旅活动登上热搜……河源这座山水之城正持续释放农文旅魅力,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的目光。

近年来,我市立足生态优势与资源禀赋,以环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建设为抓手,锚定“一湖引领、多点支撑”定位,积极探索“生态赋能、业态创新、品牌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走出了一条“由绿及美、由美及富”的融合发展之路。

【一湖引领】

“湖泊+”业态持续丰富

万绿湖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有360多个绿色岛屿,水质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I类标准,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依托万绿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品牌优势,我市多维度探索“湖泊 +”多元业态,释放生态经济潜力。

“湖泊+康养”业态效益不断增强,九里湖森林步道、双江古驿道、穿越万绿湖等精品徒步路线深受欢迎,万绿湖康养产业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创造经济价值3.2亿元;

“湖泊+美食”业态品质持续提升,位于东源县新港镇的“粤北首条粤菜美食街”整合提升了34家餐饮店,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一尝万绿湖鲜的美味清甜;

“湖泊+低空经济”业态创新开局,今年五一期间,万绿湖直升机低空观光服务吸引近3000人次游客消费体验,11198架无人机同飞灯光秀,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让万绿湖成为全国文旅热点;

“湖泊+民宿”业态集群发展,环万绿湖备案民宿超过80家,其中4家获评“全国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占全省入选总数的近一半,初步走出了一条“湖泊+民宿”的特色发展路径。

【多点支撑】

农旅特色品牌百花齐放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每逢2月赏花期,连平县上坪镇桃花缘风景区里,朵朵桃花迎春绽放,游客穿梭在山间小道,享受着春日美景。

河源的农文旅融合,不仅有万绿湖的一枝独秀,更有全域的百花齐放。连平鹰嘴蜜桃、东源仙湖茶、紫金蝉茶、龙川山茶油等特色农业加快集群发展,采摘体验、土特产加工、农耕研学、游园赏景、住宿餐饮等三产融合的农旅业态也不断壮大。连平桃花文化旅游周、紫金头春茶文旅周、河源古竹荔枝水果嘉年华等系列活动,让乡村农旅日益升温。

据了解,全市累计培育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省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56个,打造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条、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0条、省四季美食旅游精品线路2条,美丽乡村品牌持续擦亮。

同时,我市做优做强土特产品牌,创新推出“河你有源”手信品牌,打造“万绿河源”农产品公共品牌,开设土特产馆,今年以来已实现销售收入3018万元。

【全网推广】

拓展文旅辐射新圈层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河源第二届“江湖渔火 太平夜市”鱼灯夜游活动在市区举行,新丰江两岸鱼灯璀璨、人流如织,无人机编队与烟花秀的“水陆空”立体展演,吸引各地游客现场打卡,网络传播量突破100万。

如何讲好河源文旅故事?“文化+宣传”必不可少。我市深挖非遗资源与民俗文化,打造系列特色节庆活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结合非遗鱼灯与夜间经济举办的两届“江湖渔火 太平夜市”鱼灯夜游活动,现场打卡超过10万人次;万绿湖开渔活动围绕“春捕开湖、秋捕庆丰”打造四季主题,带动环湖民宿入住率提升40%;汶水塘捕鱼节吸引1.1万人次参与,现场竞拍鲜鱼、品尝鱼宴,直接带动周边稻田米、农家菜销售超过200万元;上莞镇追龙活动春节期间吸引12.5万人次、创收1300多万元,民俗活动已成为河源文旅消费新引擎。

好的文旅资源需要好的传播渠道。在宣传推广上,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社、南方+等央媒、省媒发布《世界水谷——万绿湖》概念片中英文版,向海内外推介宣传万绿湖。今年以来,我市还依托糖巢创客社区推动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报业集团联合东源县成立“媒体+乡村创客”工作室,以媒体流量扩展产业优势。

从万绿湖畔的碧波桨声到上莞追龙的热烈烟火,从九连山下的万亩桃花到新丰江岸的点点鱼灯,河源正以自然禀赋为纸、农文旅融合为笔,用心绘就一幅“景美业兴民富”的美丽画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