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省发改委推荐我市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典型案例

东源狠抓产业导入 着力提升城镇化水平

2025-09-11 10:10:43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田红秀 李成东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近日,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省发改委梳理省内近年实践形成的典型做法,其官方微信公众号特别推荐“东源县狠抓产业导入 着力提升城镇化水平”案例,为各地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近年来,东源县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以产业园区为核心依托,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通过建强“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人才链、资金链”,持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人口承载能力,走出了一条产业驱动城镇化的特色路径。

筑平台,拓宽产业发展空间

东源县秉持“整体政府”理念,从空间盘活、规划利用、拓展开发三方面破题。2022年以来,累计盘活园区低效用地500多亩,整合群众生产生活留用地410亩;2024年完成园区“商改工”13.5万平方米平整,成功引进投资10亿元的峰林项目与5.5亿元的华谊项目,并推行工业“标准地”带方案出让改革,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3年来完成新材料产业园1平方公里平台开发,落户14个工业项目(已投产7个),同时推进园区三期启动区750亩场地平整,目前意向落户项目8个、已供地1个。

挖潜能,壮大优质企业梯队

聚焦企业培育与升级,东源县多举措激发内生动力。一方面,挖掘本地优质企业“再投资”潜力,推动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年产值分别达100亿元、17亿元、15亿元;另一方面,支持企业转型创新,助力万利、威特晟等企业拓展跨境电商业务,推动10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引导富马等15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超8%)。此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年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75家以上,支持鑫达等企业创建市级重点实验室,建强东源广工大研究院等平台,新增校企合作平台3家、产学研成果转化项目5个以上。

抓招商,加速项目招引落地

构建专业化招商体系,东源县按下项目落地“快进键”。在机制优化上,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完善全流程跟踪服务机制,成立县属国有招商公司,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营”招商模式,开展联合招商、委托招商;在渠道拓宽上,设立产业细分领域招商专员,既深耕深圳、东莞等传统招商区域,又拓展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推进驻点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在模式创新上,用好总规模15亿元的产业投资母基金,对接优质产业赛道,实现“以投促引”。

优环境,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从“硬件”“软件”双端发力,东源县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硬件方面,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完成产城融合补短板投融资项目,加快推进总投资3.6亿元的东源大道等8条园区道路建设,推动孵化园运营、盐东物流园文体公园建设,打造覆盖盐东物流园1.5万名职工的消费圈,并推动县城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园区延伸。软件方面,联合省产业园区协会及30余家省级商协会,成立粤东西北首个产业生态服务站,全面实施“两顾问”(中小企业服务经纪顾问、政府公共关系顾问)与“四全”服务(全方位、全链条、全系列、全生命周期),为企业定制服务方案、匹配资源,协助政企沟通解决发展诉求。

据统计,2024年,东源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26家,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0.3亿元,同比增长7.7%,“十四五” 前四年年均增长7.9%;2022年以来,年均引进超亿元项目15个。人口城镇化进程同步加快,2024年东源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32.31%,较2020年提升7.39%,为粤东西北地区以产业导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上一篇:关怀暖师心 鼓舞催奋进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