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消费市场回暖向好
前7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6.39%
■本报记者 谭绍丁
“暑假期间,消费市场真是热闹非凡,餐馆里等位吃饭成了常态,各大旅游景点也是人山人海。”近日,东源县新港码头附近一家客家菜餐馆,游客小李一家人边等上菜边聊天,享受着暑期的休闲时光。临近中午,餐馆里热闹非凡,不仅大厅座无虚席,包间也处于满房状态,要不是提前预订,小李一家人也只能另寻他处就餐了。
小餐馆的火热场景,正是我市消费市场稳步复苏的缩影。1月至7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59.07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由年初的全省第十六上升到全省第七;接待游客超过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05亿元,同比增长16.39%,消费市场呈现“双轨并进”的良好态势。
商品消费稳定增长
近日,在市区好万家电器,市民韦明浩在购买空调,工作人员告诉他,目前该商场正在促销,加上国家补贴,原价1999元的变频空调,他只需支付1439元即可买下。对这份实打实的优惠,韦明浩直言“非常划算”。
今年以来,我市加力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以旧换新政策持续释放红利,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限上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激增130.4%、75.1%,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个百分点。截至8月17日,全市以旧换新已核销补贴2.3亿元,带动汽车、家电、家居及手机数码等相关产品零售额超过16亿元。近期,第三批补贴资金5250万元已经下达,预计将会带动一波新的消费热潮。
我市汽车消费市场实现平稳增长,限上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1%,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3个百分点,在稳定大宗消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与此同时,我市线上线下融合加速,激活消费新潜力。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3.82亿元,同比增长30.9%。线上消费的蓬勃发展,为居民消费提供了更多选择,有效补充了消费增长动能。
文旅市场消费火热
除了“逛吃购”的消费场景,我市还通过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为消费经济增添了更多“精神内核”。
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万绿湖风景区是我市文旅产业的主力之一。今年以来,该风景区推出低空飞行观光服务,启动万绿湖“非遗”体验季,镜花缘景区融合听湖咖啡馆、湖畔落日市集、旅拍打卡、音乐沙龙等项目,为游客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五一假期,万绿湖风景区总接待量近19万人次,推出的低空飞行观光服务成为新宠,3条航线4天吸引约2800人体验,收入约50万元,有效带动辐射东源县和周边旅游、住宿及餐饮增长。今年万绿湖文化旅游周期间,万架无人机灯光秀表演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吸引18.6万人次的游客前来享受无人机灯光秀的视觉盛宴。
我市还积极探索“体育+文旅”“影视+文旅”新模式。2025年河美共赢篮球联赛累计举办赛事超过2000场,吸引近1000支球队、1万多名球员参赛。各县区积极利用赛事推动农文旅体深度融合,如紫金大区赛结合“蝉茶杯”推广茶乡游,和平大区赛联动端午龙舟活动,源城大区赛串联城市文旅周。值得一提的是,东源县大区赛首次实现民间篮球赛事凭票入场,比赛现场座无虚席,展现了赛事的巨大吸引力和市场潜力。与此同时,霍山、万绿湖等风景区积极打造短剧拍摄基地,《霍山谣》《南园屋檐》等微短剧已杀青,预计9月至10月上映,将进一步扩大我市文旅影响力。
消费品市场与文旅市场的良好表现,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接下来,我市将在商品消费提升、服务消费提质、新型消费赋能、消费场景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扩大重点领域消费,做强“乐游河源”品牌,推动文旅消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