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产业兴县“三年答卷”亮眼
全县在库规上工业企业49家
■本报记者 叶春雨
■特约记者 骆鹏翔
■通讯员 梁锦明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和平县坚定不移走产业兴县之路,深入开展产业建设“大会战”,全力构建“1+2+N”产业体系,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一幅产业兴旺、城乡繁荣的美好画卷正徐徐铺展。
走进河源市福鑫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工人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各环节紧密衔接,生产节奏有条不紊。作为和平县“1+2+N”产业体系中体育用品产业代表性企业,该公司自入驻和平产业园以来,发展势头迅猛。
该公司总经理刘自平介绍,自企业入驻后,和平县在企业用工招工、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该公司计划在项目完工以后,把生产基地转移到和平,力争实现年产值1.5亿—2亿元的生产目标。
像河源市福鑫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这样的优质企业在和平并非个例。近年来,和平县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以精准策略和高效服务促进投资量质齐升。摸清产业基础优势,明确招商引资方向,编制形成了和平县招商图谱,聚焦“1+2+N”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可穿戴饰品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统筹推进共建园区和联合招商工作,同时设立全市首个县级产业引导基金,并创新开展基金招商。据统计,近年来,和平县累计承接粤港澳大湾区转移企业11家,引进超亿元的制造业项目35个、总投资67.27亿元,成功推动深圳市保特橡塑进出口有限公司、深圳禾林竹代塑科技有限公司入驻福田区区域协同创新孵化中心。目前,和平县“城园互动”“产城融合”标杆园区加速成型,园区北扩工程和大坝产业集聚区建设齐头并进,园区北扩已完成1556.5亩工业净地整备。首席服务官、项目代办和三级服务机制织密营商环境“贴心网”。
和平县工商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和平县在库规上工业企业49家,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8.6亿元,同比增长10.1%。
据统计,2024年,和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77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位居全市第二;三产比重由2022年的21.5∶25.0∶53.5调整为2024年的21.1∶31.5∶47.4,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今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取得“三银三铜”的较好成绩,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