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前7个月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26.5亿元

增速排名全省第4

2025-09-01 09:37:10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讯 记者 谭绍丁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以产业建设“大会战”为抓手,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1+3”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运行。1月至7月,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26.5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省3.3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4位。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重要构成。1月至7月,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先进制造业“1+3”产业中,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同比增长49.6%,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2.5%,较1月至6月提高了0.5个百分点;机械与模具产业同比增长4.3%,拉高全市0.4个百分点。从企业方面来看,德润钢铁(增长52.9%,增量20.3亿元)、丹尼玩具(增长164.5%,增量12.8亿元)、联腾信息(增长1470%,增量6亿元)、农夫山泉三期(新上规,增量5.6亿元)、华润怡宝(增长416%,增量5.3亿元)等重点企业保持较快增长,是全市工业经济稳健运行的重要支撑。

工业投资方面,1月至7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76亿元,排名全省第14位。工业投资增速虽然同比下降8.4%,但仍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对比1月至5月及1月至6月分别收窄了2.8、1.9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11位。同时,全市完成技改投资28.2亿元,同比增长7.9%,实现扭负转正,对比1月至6月提高了30.8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第11位。

工业用电量方面,7月当月,全市工业用电量7.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6%,增速排名全省第4位。1月至7月,全市工业用电量46.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83%,增速排名全省第1位。工业用电量的持续稳定增长,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市工业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映经济。1月至7月,全市第二产业实现国内税收33.28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工业税收收入28.46亿元,同比增长18.6%,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税收收入25.43亿元,同比增长17.1%,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在税收上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