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继续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及有关报告
锚定目标实干争先 奋楫前行再谱新篇
○本报讯 记者 方新苗 梁驱远 昨日,参加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的代表们继续分组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及有关报告。市人大代表们围绕市政府工作报告,结合河源发展实际谈感想、话体会、谋良策、议发展,现场讨论热烈、气氛活跃。
大家一致认为,市政府工作报告讲成绩实事求是、讲发展目标明确、讲措施部署精准,是一份坚定信心、提振精神、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将依法履职尽责,及时把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推动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发展壮大农村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可破解大部分的农村问题。”市人大代表李建城建议,要摸清各县、镇、村农业经济产业底子,用好中央、省农业补助政策,鼓励、支持、服务好企业,因地制宜管理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推动农牧渔产业科学合理发展,让农业生产经营者更有信心发展农业产业。
丝苗米产业是我市“1+3”现代农业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市建设了多个丝苗米产业园,正成为我市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力量。“加快打造河源丝苗米优势产业带,增加粮食产业收益。”市人大代表江潭水建议,全力推进丝苗米扩面增产、提质增效,大力发展“丝苗米+加工业+稻田文旅业”三大核心产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大户)+基地+农户”、社会化服务增收带动模式,将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农产品尤其是新鲜水果对于产品包装、运送时效都有较高要求,包装和快递费用是农产品线上销售的成本大头。”市人大代表赖燕嫦建议,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作用,牵头与快递企业开展合作,在农村电商、农村物流等领域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降低农产品物流费用,加快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步伐。
打响产业建设大会战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发展壮大“1+3”先进制造业产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阔步向前。
市人大代表赖志华建议,要突出招商营商“优势”,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力有效服务好企业,重点解决市场主体和经营者办事难的问题,继续扶持本土企业,全力打造良好招商营商环境。
“加强对科技创新制造企业的支持,对推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市人大代表朱醒悟建议,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在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促进人才集聚与培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市人大代表欧阳泉表示,河源本地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需求强烈,但自身实力弱、拓展市场的成本高。因此,他建议,以建设中国(河源)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契机,依托深圳尤其是前海自贸区,打造河源+深圳跨境电商平台,持续开展系列跨境电商公共服务活动,进一步改善跨境电商发展生态,助力外贸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