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名市政协委员大会发言干货满满
建言献策助力河源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记者 方新苗 谭绍丁 肖斌 昨日举行的政协第八届河源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10名市政协委员围绕“百千万工程”、民营经济、产业发展、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领域作了现场发言,为助推河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绿色崛起建言献策。
关键词
百千万工程
推动城乡发展要素双向流动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河源举全市之力高位推进、精准发力,县城扩容提质和美丽圩镇、和美乡村建设进展顺利,县镇村发展全面提速,取得良好成效。委员曾惠华指出,推动城乡发展要素双向流动是实施“百千万工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应当聚焦重点领域、把握关键环节,全力以赴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曾惠华建议,要强化城乡规划引领与资源优化配置,规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建立健全乡村建设多元化融资机制,推进基础设施同步建设,推动教育、养老、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乡村地区稳步延伸,激发乡村产业活力与人才振兴动力,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强化政策支持和引导
根据市政府网站公布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有505家,占全市比重达77.3%。委员邹光彬建议,要继续强化政策支持和引导,出台更多支持民营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降低民营企业创新成本,激发其创新活力,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邹光彬建议,要深化民营企业改革创新,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载体的建设,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引导民营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鼓励民营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其他企业等开展广泛合作与交流,促进民营企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
低空经济
抢抓机遇布局新赛道
委员王志皓表示,河源具备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基础条件,河源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并结合市场需求,在低空旅游、应急管理和综合服务等产业上找准切入点,有效促进低空经济发展,推动低空经济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王志皓建议,要加强对低空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加大对专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通用机场建设,谋划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吸引和留住低空经济领域的高端人才,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建立推动低空经济与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农业等领域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形成多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关键词
食品产业
发挥中储粮项目“链主”作用
委员罗晓霞指出,2024年,中储粮东江直属库项目落地河源国家高新区,中储粮项目的仓储和物流优势,将为高新区食品产业提供稳定的食品原材料供应,降低成本,增强产业竞争力。
罗晓霞建议,河源国家高新区要发挥中储粮项目“链主”作用,高质量建设高新区食品产业园区,积极用好“省级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优惠政策,加快出台支持中储粮项目发展政策,强化园区本地企业供需链构建,加大食品产业招商引资,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公共服务,创建特色农产品供应优势区,吸引更多相关行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加速落地,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
河源手信
打造河源特色手信品牌
如何打造河源手信品牌,传播河源地区文化、讲好河源故事?委员熊衍可建议,扎根乡土,强化文创文旅结合,深入挖掘河源文化资源,设计具有河源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向旅游手信转化,让河源手信成为城市新名片;挖掘特色,提升品牌视觉魅力,建立河源手信公共品牌标准体系,创新包装设计,积极开发AR技术应用提升互动体验,全面提升河源手信的影响力。
熊衍可建议,加大对手信产业的扶持力度,多管齐下建立全产业链条,建设手信产业园,支持引导县区探索发展地区特色手信品牌,进一步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
关键词
农文旅体融合
擦亮万绿湖金字招牌
万绿湖历经8年努力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将有力激发我市旅游产业的无限潜力。委员吴丽琴建议,要深化顶层设计,打造全市性线上服务平台,加快构建环万绿湖旅游大格局,不断擦亮万绿湖金字招牌;要丰富旅游业态,积极创建示范线路,组织品牌活动,发行惠民卡券,不断拓展“旅游+”发展模式。
吴丽琴建议,要挖掘文化价值,组织专家学者深入挖掘以恐龙文化为代表的本地文化,全面梳理河源客家习俗和非遗项目,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项目,提升本地文化软实力,打造标志性旅游目的地;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讲好恐龙、万绿湖等河源故事,强化品牌塑造,通过举办万绿湖马拉松赛事、开渔节等大型活动,提升河源旅游知名度,推动河源旅游发展。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推动绿色技术产业化应用
委员邓涛建议,进一步推进水电、风电、太阳能及储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出台激励政策,推动绿色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同时,以“融湾”“融深”为契机,深度融入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创新资源共享,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邓涛建议,利用信息技术,可借鉴成功案例,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河源数实融合弯道超车。加强新型工业化高素质人才培养,通过系统化的引才、育才、留才策略,促进河源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客家文化
以数字化增强传播力影响力
委员叶风云认为,增强客家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对促进河源经济与文化交融互动、融合发展,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她建议,要加快启动系统化的文献数字化项目,积极收集和整理客家山歌、民谣、传统戏剧的音视频资料,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优化资源组织和推送,建设客家文化数字化平台。同时,通过建立双向互动机制、加强数字营销技能培训、引入数据分析工具等措施,不断拓展客家文化数字传播效果。
叶风云建议,要加强教育体系中的客家文化教育,采用现代化和创新的传播方式,通过社区建设和文化传承项目,跨界合作并进行品牌推广,不断提高大家对客家文化的认同感。
关键词
校园食品安全
全方位保障师生食品安全
委员颜彩玲建议,要强化党委和政府的属地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和学校的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的齐抓共管责任体系。同时,进一步加强膳食经费管理,规范学校食堂的运营管理,完善竞争机制,确保学校食堂科学规范运营。
颜彩玲建议,要建立监督考核与培训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监督机制,确保师生饮食安全;要强化部门联动,健全完善监督考核、应急处置和责任追究等制度;要畅通社会参与监督渠道,推动各级各部门履职尽责,凝聚合力共筑健康防护线。
关键词
学生心理健康
构建“四位一体”工作体系
委员温达雄建议,通过搭建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构建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监测预警、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进一步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温达雄建议,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聚焦开展心理课堂与心理健康活动,向学生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结合我市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立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加强规范心理普查工作,完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继续加强心理教师培育,进一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孩子们全面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