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东源县21个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自筹资金2.11亿元

进驻3年实施帮扶项目超600个

2024-07-17 09:55:51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曾敏 李成东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通讯员 吴斯思 记者近日从东源县农业农村局获悉,3年来,东源县21个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自筹资金2.11亿元,投入人居环境整治、文体活动开展、困难群众慰问、阵地建设等帮扶项目超600个。

发展帮扶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治本之策,只有推动各类资源、帮扶措施向促进产业发展聚焦聚力,才能推动帮扶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21个工作队围绕做优特色农业产业,聚焦“茶产业提质增效年”行动,帮助“仙湖茶”“康禾茶”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创建东源板栗·岭南生态气候优品品牌,同时助力板栗、茶叶产业园通过省级验收。

此外,工作队多次组织农业企业参加省级、市级扶贫产品和农特优产品展销活动,逐步构建助销帮扶体系,去年动员行政企事业单位、企业采购东源农产品达2171万元。

简单的经济帮扶并不能增强村(居)的自我发展能力,要想取得长足发展,从“输血式”向“造血式”帮扶是关键之举。为此,21个工作队大力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创新探索“村村联合、强村带弱村”发展模式,推动组建“富镇强村公司”35家,去年带动所有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实现20万元以上。

21个工作队不止步于产业帮扶,还将帮扶触角延伸到地方发展的方方面面,提升民生福祉——村内道路硬化4526.25公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新建农村公厕58座、建成农村“四小园”11321个、打造美丽宜居村198个、特色精品村14个、推动打造主题林23个、种植各类苗木27.7万株……东源各个乡镇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不断美化,推动全县21个乡镇达到“宜居圩镇”标准,5个乡镇达到“示范圩镇”标准,助力仙塘镇入选省百强镇、顺天镇入选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

加大力度统筹优化配置教育、文化等公共资源,让村民更有幸福感是工作队的重要目标。3年来,工作队统筹组团帮扶单位力量,筹集1516万元用于中小学校升级改造、设施设备购置等,为东源县镇村教育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协助东源县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镇域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如何激活乡村文化资源,让更多人了解东源故事?义合镇工作队助力全市第一部红色电影《阮啸仙》、乡村振兴电影《乡见未晚》摄制,并推动啸仙故里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黄村镇工作队推动全市首个乡镇级侨文化展览室落地;仙塘镇工作队推动红光村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实施村歌创作项目,成功创作广东省第一首村民共创型村歌《南园民谣》,并入围2023中国村歌大赛……在工作队的努力下,村居特色IP为人熟知,迎来了越来越多的粤港澳大湾区游客。

如今,“帮扶元素”正在成为东源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帮扶模式,不断挖掘发展潜力,将“协同联动、双向共赢”的发展蓝图一步步化为现实。

    上一篇:俯下身子办实事 “桃花源”里显担当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