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首位担当强力推进“百千万工程”
——我市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专题视察侧记(二)
■本报记者 梁驱远 通讯员 邹菡萏
7月9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动“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开展代表集中履职月专题视察活动,组织我市部分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分别走进全市各县区工业园区探进度、听诉求、献良策,以有效监督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澎湃动能。
盛夏的河源,处处充满高质量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各地的工业园区生产车间机器轰鸣,项目现场热火朝天。在视察活动中,代表们分成6个视察组,深入禾望电气有限公司、华益盛模具有限公司、铂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广晟源成建筑节能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视察,每到一处,代表们仔细看发展、认真听介绍,与企业代表及一线科研人员认真沟通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产品研发创新等情况,深切感受园区规划建设、产业兴旺、社会发展的可喜变化。
为更好地收集民意,代表们还走进联络站接待群众,倾听企业代表和群众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诉求。“企业周边教育设施不够完善,员工子女就近读书困难,对企业留住人才造成影响。”“建议进一步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多途径增加融资方式,支持企业平稳度过项目重要的建设时期。”接待活动中,企业代表提出了目前园区、企业存在的发展难题,代表们边听边记录,并承诺将尽快形成书面材料提交有关职能部门,共同推动问题有效解决。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市人大常委会坚决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人大工作“第一要务”,持续强化法治供给、监督推动、决定支撑,助推“百千万工程”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如在组织保障方面,制定印发全面助推“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在法治供给方面,加快推进恐龙地质遗迹保护条例、人才发展促进条例、新丰江水库水质保护条例、农业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条例等4部地方性法规制定;围绕农村住房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及电动自行车管理等开展立法需求调研。在强化监督方面,聚焦“百千万工程”年度重点工作,加强上下联动,首次通过组织市县镇三级人大联动监督,检查全市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工作情况;在强化代表力量方面,在全市建成19个行业(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常态化进站开展接待群众活动,有效解决“百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短板。
在全市各级人大和各级人大代表的推动下,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工业园区在助力“百千万工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今年1月—5月,全市8个工业园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29.09亿元,增长8%,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83.4%。2023年,河源包装饮用水企业累计营业收入40.5亿元,位居全国各地级市第二;河源国家高新区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百强国家级高新区行列;在2023年度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我市有4个产业园荣获优秀等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