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科技创新领域获贷率位居全省前列
○本报讯 记者 谭绍丁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第五次经济工作推进会获悉,今年以来,我市金融机构贷款进一步往科技创新领域倾斜,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贷率分别位居全省第六、第八和第九位,为我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今年以来,我市金融保持稳健运行,存贷比持续位居全省前列。截至5月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75.42亿元,同比增长3.3%;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860.4亿元,同比增长3.11%;全市银行机构存贷比104.79%,排名全省第二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2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市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截至5月末,全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79.91亿元,占全部中长期贷款比重为5.08%,同比上升0.86个百分点,余额同比增长26.43%;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59.44亿元,增长2.45%,获贷率达69.65%,排名全省第六位;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7.48亿元,增长7.64%,获贷率达62.33%,排名全省第八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1.95亿元,同比增长18.73%,获贷率达78.43%,排名全省第九位;涉农贷款余额746.83亿元,同比增长6.03%;新口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41.29亿元,普惠小微企业授信户数和贷款户数分别为3.85万户和3.28万户;民营企业贷款占比逐步提高,私人控股企业贷款余额372.1亿元,占企业贷款比重65.38%,比年初提高0.68个百分点。绿色发展新动能领域信贷也实现了高速增长,一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82.68亿元,同比增长40.85%,比上年同期大幅提高36.24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决贯彻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和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要求,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强化部门协调,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用好用足各项货币政策工作,强化货币政策导向评估引领作用,深化多层次融资对接互动,优化金融服务管理,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持续助力制造业当家、“百千万工程”及绿美河源生态建设,为河源加快建设绿色崛起示范区贡献金融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