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向而行 协同发力
我市各专班共同发力,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
■本报记者 陈星
昨日我市举行的“百千万工程”现场会透露,“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市县域经济专班、市城镇建设专班、市乡村振兴专班、市要素保障专班牵头单位及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各司其职,共同发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推进210个重点项目建设
市县域经济专班紧密结合河源实际,支持和引导各县围绕现代产业加快培育一批10亿元级项目,引进和建设一批超亿元级项目,做大做强1—2个具有特色优势的创新性产业集群;扎实推进210个2024年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力量推动中储粮(河源)东江直属库、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园、东江航道扩能升级、岑田抽水蓄能等一批牵引性、战略性项目加快投资建设;持续推进东源县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和灯塔盆地、东源县船塘镇、紫金县蓝塘镇等3个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建设工作;大力优化县域营商环境,对标珠三角开展营商环境建设短板弱项提升行动;聚焦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扩大有效投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推动落地一批省重点支持的政策事项、重大项目,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
全力推进典型镇培育
市城镇建设专班聚焦典型镇培育,抓好美丽圩镇建设,印发实施《河源市关于开展美丽圩镇建设“百镇攻坚行动”的实施方案(2023—2025)》,通过打造干净整洁有序镇街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圩镇人居环境品质。用好企业、项目、资金、技术支撑,保障城镇发展,建立动态调整的乡镇建设项目库,以项目建设牵引任务落实,争取省级典型镇培育专项资金计划约2.59亿元,规范使用省级资金,切实发挥好资金效益。编制《河源市农房设计方案图集》,推动农房建设试点县编制了“一县一方案”“一县一规划”。
加快发展产值
超亿元大产业
市乡村振兴专班全力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81万吨以上,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6.52万亩;努力实现农业经济稳健增长,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目标5.5%以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村集体经济收入争取全面达到25万元;力争乡村振兴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梯队,在省乡村振兴、菜篮子、粮食安全等考核中力争优秀,围绕60个典型村、1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等打造更多亮点,紧抓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绿化美化,打造一批符合群众期盼、有利乡村发展、体现河源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样板。同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园区农业、品牌农业,培育目标产值超100亿元的生态畜禽、超50亿元的丝苗米、油茶、茶叶的大产业,培育一批在全省有品牌影响力的产品和农业示范基地;打造万绿渔业,推动种业发展;推动灯塔盆地创建国家农高区,推动18个产业园提质扩容,力争18个产业园今年全产业链产值超160亿元,推动303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3500多家家庭农场发展壮大,并加快土地流转,争取今年全市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率达45%以上。
全力保障资源要素
支撑经济发展
市要素保障专班紧盯矿产出让、土地拍卖、异地代保、拆旧复垦、垦造水田指标交易和城市广告费、停车费等收入项目,持续扩大可用财力;强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设立专户加强涉农资金使用管理,加大市级财政下沉力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把发展壮大农村村集体经济摆在更重要的位置,积极推广应用财政资金“补改投”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助力新型农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时,今年下半年将完成所有镇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批工作,实现镇村规划全覆盖;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以东源顺天镇、龙川佗城镇试点为代表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先行示范样板,重点推动东源县、龙川县、和平县、连平县、江东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推动“百千万工程”
提速增质
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将指导各县区抢抓2024年省里再选树一批典型县镇村的机遇,提前布局选树培育安排,打好提前量,做实基本功。抓好优势特色产业的培育,发挥县区产业特点,加快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并建立县域重点项目库、招商库,以省重点项目库为基础,新建“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库,把涉及圩镇建设、和美乡村和产业发展的项目纳入其中。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建立健全更可持续的联农带农机制,持续推广壮大“富镇强村公司”,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市场主体合作发展,将“发挥省级农业产业园示范带动作用”作为“百千万工程”年度工作重点,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绿富共赢实现新突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