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不断壮大“1+3”产业集群
夯实制造业家底 赋能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梁驱远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昨日,紧随省委、省政府在龙年新春吹响的高质量发展冲锋号角,市委、市政府迅速召集各县区、市直部门代表,将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到制造业项目建设现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迅速凝聚起全市上下聚焦高质量发展团结奋斗、建功立业的强大合力。
看的是项目、拼的是能力、比的是作风,展现的是千方百计想办法、破难题的拼劲和韧劲。通过现场会的观摩交流,全市上下“比学赶超”的氛围愈发浓厚,“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的气场持续升腾。
电子信息产业聚链成群
发力抢跑新产业赛道
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3”产业发展方向中,“1”指的就是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作为支撑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一环,本次现场会同样将镜头对准了电子信息产业项目的建设发展。
“这是风电装备的电流系统,是我们风力发电机的核心控制部件,承担着风力发电的基础电流变换。”河源市禾望电气有限公司(下称禾望电气)生产车间内,企业相关负责人正向参会人员详细介绍公司的拳头产品和核心技术。
作为一家专注于新能源和电气传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禾望电气于2022年1月落户河源国家高新区,主要产品包括风力发电产品、光伏发电产品、电气传动产品、储能产品等。2023年,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亿元,同比增长46倍。
禾望电气迅猛的发展势头,是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集聚腾飞的缩影,也是市委、市政府对该产业顶格推进和高频调度的成效展现。2023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规上增加值126.16亿元,同比增长2.9%。
目前,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已形成了以河源国家高新区为主阵地,源城、龙川、江东新区等县区多点发展的局面。其中,河源国家高新区作为主战场,更是全国首批电子信息行业重点推介产业园区、全省手机生产基地、省智能终端(手机)特色产业园区。
围绕如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拓展新能源电子产业新赛道,观摩交流中,河源国家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大力度落实广东省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充分利用精密模具基础以及移动智能终端龙头聚集效应,引进人机交互、移动智能穿戴、声光电交互等国内消费类电子头部企业,大力建设高端化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区。同时充分利用园区核心元器件、模组产业基础,积极拓宽产业赛道,大力引进能源电子、汽车电子、服务器等前景好、增长势头强的细分产业。
重大项目踏“春”提速
全力以赴实现“开门红”
人勤春来早,新年启新程。浓浓的过年氛围尚未散去,广晟控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广晟有色的晟源8000吨/年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项目(下称晟源永磁)生产车间早已按下生产“恢复键”,所有生产设备高效运转,以“满格”战斗力冲刺新一年的任务目标。
作为省重点项目,晟源永磁仅用1年时间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并于2023年1月投料试产,于同年6月将高端磁材产品陆续投放市场。截至2023年底,晟源永磁已获得超1亿元市场订单,完成销售额近5000万元。
“科技创新是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的焦点主题,也是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攻坚方向。”晟源永磁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将充分发挥稀土资源优势和稀土全产业链协同优势,在不断加强与头部企业和品牌企业的合作,积极构建磁材商业生态的同时,强化科技创新,加大科研力度,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力争完成年产值3亿元目标。
与晟源永磁项目同样干得火热的,还有位于源城区埔前镇的特区建工钢构河源制造基地(下称特区建工)项目。项目生产厂房内,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建设和设备进场安装调试。“特区建工是省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8亿元,共计12条生产线,主要生产建筑和市政桥梁领域全品类钢结构构件。”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项目厂房建设进度已达90%,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4亿元,年纳税1.8亿元,可提供约1200个就业岗位。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也是赢得高质量发展先机的关键所在。2023年,我市坚持制造业当家,不断培育壮大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全市全年新签约项目255个,计划投资总额779亿元,其中新签约超亿元制造业项目145个,投资总额398.78亿元。
在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众多关键词里,制造业在新的一年中被赋予了更多重任。围绕如何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把制造业家底筑得更牢、夯得更实,加快打造独具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河源样板,当前全市上下正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斗状态,吹响新一年项目建设号角,全力以赴实现首季“开门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