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深河产业协作亮点纷呈,“双向奔赴”向更高台阶迈进
深圳投2亿推进产业共建
■本报记者 陈鹏 通讯员 彭文蝶
日前,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指挥部(下称深河指挥部)主要负责人率队赴黑龙江哈尔滨、上海、江苏苏州等地,考察学习国内优秀产业园区运营管理经验,聚焦河源“1+3”产业链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依托‘产业+科研+高校’,哈尔滨、上海等地科技成果直接转化输出,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条,吸引很多优质企业集聚。河源应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补齐产业短板,打造特色产业链,推动深河产业协作向更高台阶迈进。”深河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快合作园区建设,是深河指挥部推动深河产业协作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深河携手,共谋发展。近年来,尤其是第四轮深河指挥部进驻以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立足河源资源禀赋,大力推进对口协作产业共建,推动深河两市产业链深化融合,促进产业协同水平持续提升,走出了一条深河产业协作高质量发展之路。
规划先行,聚焦产业
全力推进合作园区建设
隆冬时节,寒意浓浓。深圳市—河源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建设现场,“热度”“速度”丝毫不减,一派大干快上的火热景象。
据悉,第四轮深河指挥部于2023年6月进驻后,围绕省内产业有序转移工作重点,随即开展相关工作,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与我市相关部门、尽调团队和园区运营机构等进行深入研究,加快推进合作园区选址,着手开展园区规划建设方案编制工作。经深河两市共同谋划,合作园选址河源国家高新区,其规划建设方案已于2023年12月正式印发。
2023年,深圳市共安排2亿元市级对口帮扶协作专项资金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坚持以考核为导向、集中力量办大事、注重显示度的原则,对口帮扶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开展产业共建,主要投向深圳市—河源市产业转移合作园,明确了规划建设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水平、探索“反向飞地”建设、完善园区管理机制、加强营商环境帮扶协作、强化招商引资等10个帮扶方向,充分发挥帮扶资金作用,支持园区基础设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进一步提高合作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推动合作园区更好承接产业转移,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园区已形成电子信息、水饮料及食品、机械与模具三大主导产业,并已引进中兴通讯、农夫山泉、华润怡宝等21家企业,已建成深河创智产业园、深河创谷产业园等多个产业平台。
上述负责人表示,将制定工作时间表,全力推进合作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升级完善,力争通过3年的持续投入,将合作园打造成为全省产业有序转移“示范园区”。
项目为王,联合招商
统筹打造区域产业链条
“‘选点’很重要,规划建设园区要贴合市场需求,这样集聚性更强,产业发展更快。哈尔滨、上海等产业园区特别注重企业招商队伍的建设,拓宽招商对接渠道,加强招商和企业服务队伍建设,是快速高效做好企业需求对接和服务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推动更多优质项目早日落地河源。”深河指挥部产业园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以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专项资金为抓手,进一步加强联动,形成协同招商合力,创新思路,聚焦核心任务,努力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出‘深河样本’。”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去年进驻以来,立足河源实际,深河指挥部主要负责同志带队与深圳、河源两市企业及行业协会对接洽谈,推动河源市及深圳市—河源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区企业招引工作。会同河源市相关部门联合举办2023年第三、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投产仪式、“2023年河源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链招商活动”、“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深河农业合作招商推介会”等系列招商引资和宣传推介活动,大力推介河源投资环境。持续深化深河两地联合招商机制,定期参加河源国家高新区招商工作例会,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紧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的产业布局,全面梳理省外重点区域目标企业及未在华南地区设立生产基地的上市公司,全力拓宽招商渠道和视野。
该负责人表示,将发挥深圳资源优势,结合合作园区发展定位,围绕主导产业,联合河源市相关部门,通过布局招商网络、建立招商驻点、举办各类招商推介活动、拜访行业协会及重点企业等方式协同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进一步研究完善河源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质企业项目落地河源。
反向飞地,多点布局
搭建产业共建创新平台
2023年2月,深圳率先迈开与对口帮扶协作地区共探“反向飞地”发展的步伐,全省首创“反向飞地”园区——河源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挂牌成立。
反向飞地,多点布局。按照省有关部署要求,深河指挥部充分发挥深圳在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管理经验及帮扶协作等方面的优势,支持河源各县区在深圳设立“反向飞地”。连平(南山)产业科技孵化中心、河源紫金(龙华)科技创新孵化中心、和平(深圳)制造业企业创新中心、河源源城(大鹏)科技创新孵化中心、河源(深圳)产业孵化基地等相继挂牌成立,实现了对口帮扶县区全覆盖。
“大力支持河源各县区通过建设孵化基地、科技创新中心、产业促进中心等方式,在深圳对口帮扶地区设立‘反向飞地’,进一步打通深圳和河源之间项目、人才、技术、创新资源的双向交流通道。”深河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在深圳租赁办公楼宇、设置园中园、建设孵化器、打造招商和营销展示平台等方式,设立“反向飞地”,破解河源创新、人才、资金等基础要素薄弱因素制约,实现深河两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