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1+3”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汇聚成势
产业能级稳步跃升 发展动能强劲澎湃
■本报记者 方新苗
要大力实施产业兴市行动,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培育百亿级水饮料及食品产业集群、百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推动工业园区提档升级,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两年前,市第八次党代会吹响了抓产业、抓经济的号角,锚定了我市未来几年产业发展的主航向。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对壮大主导产业作出具体部署,我市产业发展路径愈发清晰,“‘1+3’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其中的关键词。其中,“1”就是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3”就是打造水饮料及食品、先进材料、机械与模具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经过几年奋斗,河源产业发展成绩显著: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园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近600亿元;水经济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农夫山泉三期、华润怡宝等项目动工建设,新引进白象、紫泉等一批优质项目,水饮料及食品产业产值超70亿元;河源国家高新区跻身全国百强国家级高新区,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加快推进……
资源优势逐渐发挥、产业基础日益深厚、政策红利不断加码,河源正以坚持制造业当家的决心,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挺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
依托资源优势
谋定千亿百亿级产业集群
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近年来,河源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提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大力实施产业兴市行动,全力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和百亿级水饮料及食品、先进材料、机械与模具“1+3”产业集群,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市制造业的主导产业,可谓“家底”殷实。在过去的10多年里,河源作为电子信息产业腹地,为深圳、东莞和惠州的各大通讯设备品牌提供了丰富、优良的配套支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河源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将河源列入“十四五”时期全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城市、纳入全省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重点扶持城市。截至2022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共有规上企业77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25.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27.46亿元,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超1/3,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同样基础扎实。坐拥华南地区第一大人工湖——万绿湖和广东第二大水库枫树坝水库,河源始终将一湖碧水和优质环境当作最引以为傲的宝贵资源,积极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早在2004年,农夫山泉就在河源建立华南第一个生产基地,此后又在河源建立两个生产基地;今年3月,华润怡宝(河源)一期项目正式动工。中国饮用水行业两大巨头均布局河源,今麦郎、白象、紫泉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落户河源,百亿级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发展“如虎添翼”。
细数工业“家珍”,机械与模具、先进材料产业是河源工业经济不可忽视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随着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机械与模具企业、先进材料企业将目光投到河源,河源已成为这些企业外溢的首选之地。在河源国家高新区,龙记、华益盛、金三维、尚雷仕等一批机械与模具行业的知名龙头企业落地生根,初步形成了模坯、模具配件、冲压模具、铸造模具、模具后加工等产业链条,为保时捷、法拉利、特斯拉、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车企配套。在东源县,丰富的矿产资源吸引了铂科新材项目以及全省最大的高性能钕铁硼磁材项目——晟源永磁材料项目落户东源先进材料产业园,推动产业加快集聚成势。
释放政策红利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一个产业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产业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围绕“1+3”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河源内培外引、强基补链,新项目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旺盛生长:今年1月—8月,全市新签约项目182个、计划投资总额560.88亿元,白象食品、紫泉饮料、华丰装备制造、皇马智能穿戴、福容科技电池材料等重点产业项目签约落地,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在打造“1+3”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的赛道上,河源充分调动资源力量,定规划、强招商、出政策,积极帮助企业在河源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今年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多项政策,在产业布局、资源配置、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我市也先后出台了《河源市鼓励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河源市发展水经济产业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等多项鼓励政策,拿出真金白银助企惠企。
为鼓励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我市对投资5亿元以上的电子信息项目,按新增实际固定资产投资2%奖励;对工业产值首次突破5亿元的,按纳统产值0.2%奖励;对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的,按纳统产值0.3%奖励;享受“一事一议”政策等。《河源市发展水经济产业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则明确了对达到一定投资规模并符合有关要求的优质项目给予用地优惠、投资奖励、产值贡献奖励等方面的要素政策优惠,还对企业生产经常用到的蒸汽、水资源价格予以明确或优惠;同时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比如建设直供水管道,引万绿湖原水到水经济产业园。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为更好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发展,去年以来,我市大力推动实施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一号工程”,加快推进主平台建设。经过省评审,我市从15个主平台中脱颖而出,获首期注入资本金2.4亿元(第一档)。今年5月,我市印发《河源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规划建设方案》,明确以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大鹏(河源源城)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盐田(东源)产业转移工业园为基础,规划建设河源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总面积56.14平方公里。《方案》制定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资源要素筹集、运营管理、招商引资工作等5方面的发展计划,努力将主平台打造成为省内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主力军、粤东西北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