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凡人善举不断涌现彰显城市温度
弘扬好人文化 建设大爱之城
“市区一女子醉酒跌落新丰江,河源民警跳入江中助脱险……”“老人走失在深山,公安民警志愿者深夜上山寻找……”一幕幕凡人善举接连在河源上演,让更多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
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厚培好人沃土,来自各行各业的好人不断涌现,他们身体力行诠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美好品格,让崇德向善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
街头“暖流”涌现
文明新风处处闪耀
8月3日零时许,源城公安分局长塘派出所接到110指令称:市区九重门公园附近水面有人呼救,疑似溺水。
时间就是生命!接警后,值班所领导林小明立即带领民警朱俊杰,辅警顾德科、曹越越携带救生设备赶赴现场。“刚到现场,我们听到一女子在河中大喊救命,声音很急、很大。”见此情况,4人立即开展救援。朱俊杰、顾德科脱下警服,穿上救生衣,跳入河中奋力游向落水女子;林小明一边联系120到场救援,一边在岸边做好施救准备,随时对朱俊杰、顾德科进行支援;曹越越和热心群众一起用手电筒打光指示女子的位置,以便朱俊杰、顾德科准确找到落水女子。
正当朱俊杰、顾德科快游到落水女子位置时,落水女子却因精疲力尽沉入河中。“我当时就有点慌,怕她有什么危险。”河水流向复杂多变,朱俊杰加快速度,一把将该女子拉了起来,顾德科托着她的腿,两人努力向岸边游去,林小明和热心群众拉紧救援绳子,在大家的合力救助下,救起落水女子。
回到岸边的落水女子渐渐恢复了意识,林小明一边耐心安抚其情绪,一边询问其身份信息。落水女子姓邹,今年63岁,疑似醉酒失足落水。
随后,民警与热心群众合力把落水者抬上担架运送到120救护车上,移交给现场医护人员送往源城区人民医院接受救治。目前,落水者身体已无大碍,由家属进行照顾。
7月16日,连平县高莞镇一名老人与家人发生矛盾,中午出门后一直未归,并疑似带走了家中剩余的半瓶农药。随后,当地公安民警、志愿者、热心群众迅速行动。
通过监控,发现老人往山上走。公安民警、志愿者、热心群众深夜带上装备上山搜索。直到第二天早上7时30分,才找到走失老人。
近年来,在河源交通事故及溺水事故、群众走失等现场,公安民警、志愿者、热心市民临危不惧、全力救援,他们就是这座城市的“平民英雄”。
弘扬好人文化
建设大爱之城
8月5日上午10时左右,“广东好人”李赵新走入市中心血站,撸起袖子,献出300毫升鲜血。李赵新是河源江东新区蓝天救援队队员,加入救援队以来,每次接到救援电话,他总是第一时间响应,他的救援足迹不仅遍布广东河源、韶关、清远等地,还远及河南,3年来,他参与救援200余次。
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一群好人,满城春风。近年来,学习“河源好人”,学习道德模范,全市上下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蔚然成风。
据悉,2012年以来,我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通过广泛开展“河源好人”、河源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不断拓展道德实践渠道,使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日益浓厚,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
自2012年开展推荐评选“河源好人”以来,我市共评选出343名“河源好人”、98名河源市道德模范;68人获评“广东好人”,10人获评“中国好人”,4人获广东省道德模范或提名,1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
2015年以来,在市文明办的支持下,多名“河源好人”自发成立河源好人联合会。每年,河源好人联合会动员和组织广大河源市道德模范、“河源好人”积极参加各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200多次。
如今,在广大“河源好人”、河源市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的带动下,一批又一批身边好人,为河源这座城市树立起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道德标杆。
凡人的善举如涓涓细流,汇聚成奋进的磅礴力量。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河源好人”、河源市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是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力量,是党员群众干事创业、主动作为的身边榜样。(本报记者 苏勇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