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统计局发布2023年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数据
全市实现GDP612亿
■市民在市区沃尔玛万隆城店购物。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78亿元,同比增长3.8%。本报记者 冯晓铭 摄
○本报讯 记者 陈思芬 近日,市统计局发布2023年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数据,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12.59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5.18亿元,同比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23.25亿元,同比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24.16亿元,同比增长4.1%。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不断提升产业实力,深度挖掘投资潜力,充分激发消费活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农业生产增速提高
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市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43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种植业、畜牧业同比均增长4.4%;渔业和辅助性活动产值分别同比增长5.1%和10.5%;林业持续快速增长,增速达20.6%,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个百分点。
作为农业大市,我市“菜篮子”“茶罐子”“肉案子”供给保持稳定。上半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3.16万吨,增长2.6%;茶叶产量5927吨,增长10.7%;盆栽产量425.8万盆,增长99.8%。全市淡水产品产量2.22万吨,增长5.9%。全市生猪季末存栏89.17万头,上半年出栏生猪78.82万头,分别增长2.5%和6.1%;活家禽季末存栏1893.4万只,上半年活家禽出栏3095.21万只,分别增长1%和1.3%。
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
规上工业增加值183.6亿
据了解,目前,全市在建项目共142个,2023年计划投资157.42亿元。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4%,比一季度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2.5%,增速自今年以来保持高速增长。这组数据,是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大力实施产业兴市行动,主动承接“双区”产业转移,全力打造“1+3”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强则经济强。上半年,我市工业经济持续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3.60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分别增长31.4%和37.7%。全市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19.02亿元,增长17.5%,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2.5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火热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亿
今年以来我市消费加快复苏,推动供需两端双向回暖,为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供坚实支撑,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根据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78亿元,同比增长3.8%,我市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其中,重点商品拉动有力,占比达38.9%的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6.6%,拉动限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3.1个百分点;网上销售快速增长,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2.05亿元,增长29.1%,比一季度提高44.5个百分点。
今年“五一”假期,全市景区景点接待游客29.72万人次,同比增长240.68%。文旅市场的持续升温带动住宿餐饮业的恢复。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长25.1%,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2.2%。
居民收入是支撑消费的主要因素。上半年,我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16元,同比增长6.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32元,同比增长5.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69元,同比增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