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
推动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
○本报讯 记者 何海华 李成东 叶春雨 田红秀 刘永菲 张平 邓燕琴 特约记者 吕鹏 蓝天明 张小建 江逸伦 黄从高 甘建楼 黄新 廖志良 聂燕民 连日来,我市各县区纷纷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
源城区
源城区表示,要紧紧围绕市委全会部署要求,把服务中心大局的责任担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全力以赴抓落实、不折不扣促发展,推动源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实效、开创新局面。要全力推动制造业做大做强,进一步筑牢平台基础、引育优质企业、优化服务环境,稳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认真落实“百千万工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改善乡村风貌,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向纵深推进;要深入实施文明创建,抓好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繁荣城市商贸经济,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要扎实推进绿美源城生态建设,统筹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守好生态环保底线,加快推动产业绿色发展,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源城路径;要加快“融湾”“融深”步伐,做好规则互通文章、产业共建文章、生活同圈文章,牵引推进深层次改革开放;要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努力提升教育医疗水平,认真落实“面对面”机制,筑牢安全稳定屏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源城群众;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思想政治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和正风肃纪反腐,为源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东源县
东源县表示,要努力提升产业实力,坚持制造业当家,建好高能级产业平台,做好服务企业“文章”,持续落实好“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要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持续在县域发展、城镇提能、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等方面下功夫,培育镇域经济,引导各乡镇差异化发展;要加快推动农业强县建设,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健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长效机制,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扎实开展“茶产业提质增效年”等“四个行动”;要深入推进绿美东源生态建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绿美东源生态建设“六大提升行动”,探索多元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要全域全面“融湾”“融深”,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和国企、社会民生领域等改革,主动谋划对接合作,用好盐田对口帮扶东源优势,探索发展“飞海”经济;要持续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补齐各项民生短板,扎实推进法治东源、平安东源建设,统筹抓好各安全领域的隐患排查整治。
和平县
和平县表示,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市委工作要求,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和优化提升,不断开创和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深入实施产业兴县行动,推动一产接二连三,持续增强和平现代化建设的产业“底气”。要深化“123”工作机制,坚持实行周督导、月调度、季亮灯机制,确保“百千万工程”取得实效。要深刻认识当前“三农”所处的历史方位,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要加快“融湾”“融深”步伐,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构建与大湾区协助互动新局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让人民群众共享绿色崛起成果。要坚定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努力把全县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以党的政治建设新成效引领和平高质量发展。
紫金县
紫金县表示,一要以三大产业发展为核心,打造经济增长引擎。全力以赴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加快推进园区扩容提质,大力发展以紫金蝉茶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加快红色苏区保护提升、永安古城和黄花古驿道保护利用等项目建设,引进更多优质产业项目落户。二要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导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大力推进“赛龙夺锦”活动,做优县城、做特乡镇、做美乡村。三要以全域全面“融湾”“融深”为动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动龙汕铁路、河惠汕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深入对接“湾区通”工程,积极探索“双向飞地”产业共建新模式。四要以绿美紫金生态建设为切入口,走好绿色发展路径。扎实推进绿美紫金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大力推动植绿护绿扩绿,持续推进减污节约降碳,积极探索林业碳汇、分布式光伏发电等紫金模式。五要以造福紫金人民为宗旨,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健全群众诉求全流程闭环解决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各项民生项目建设,将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六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筑牢坚强政治保障。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连平县
连平县表示,一要聚力在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上实现新突破,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兴县行动,全力以赴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加快打造具有连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要聚力在城乡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抓好强县兴镇带村,做强县城“龙头”,坚持“一镇一策”、赋权强镇,加快建设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三要聚力在建设农业强县上实现新突破,要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迈向共同富裕。四要聚力在绿美连平生态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林业生态建设“七大工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大力发展文旅康养、林下经济等绿色经济,努力跑出绿富“双赢”加速度。五要聚力在“融湾”“融深”上实现新突破,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等平台建设重大机遇,深入对接“湾区通”工程,用好南山对口帮扶机制,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六要聚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实现新突破,常态化实施“面对面”机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和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做好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防汛减灾、暑假青少年防溺水等各项工作,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连平、平安连平。七要聚力在加强党的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选人用人正确导向,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推动连平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江东新区
江东新区表示,要不折不扣把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传达到位、学习到位、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奋力谱写江东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力度,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要坚持全面扩容提质,加速推进产业园区主平台建设,强力推进城市起步区平台建设,全力推进高铁新城平台建设,聚力打造临江、古竹圩镇两个平台,把“五大平台”打造成为产业强区的主引擎。要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强化改革赋能,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绿化扩量提质增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实施绿美江东行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江东样板。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融湾”“融深”,坚持软硬联通一起抓,加快与大湾区产业共建,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沟通联系,打造大湾区宜居宜业美好家园的重要承载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弥补医疗短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扩大就业容量,落实好“面对面”机制,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让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新区人民。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
河源国家高新区
河源国家高新区表示,要加快打造产业集群,夯实绿色崛起的产业根基。要抓好主导产业能级提升工作,大力发展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百亿级食品饮料及水经济产业、百亿级机械与模具产业集群,加快产业项目和产业平台建设,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力争7月新签一批亿元以上项目。要加快拓展产业空间,提升绿色崛起的承载能力。要加快推进跨江融合发展、省级产业转移主平台、产业空间拓展、工业平台建设,力争产业空间拓展实现新突破。要加快优化产业环境,共享绿色崛起发展成果。要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管理服务质量,完善提升“党建+网格化”管理服务,全方位提升园区服务效能。要加快建设绿美园区,擦亮绿色崛起的鲜明底色。要持续推动国家级绿色园区建设,进一步推广绿色工业、绿色产业链、循环经济体系,擦亮园区绿色底色。全域全面“融湾”“融深”,打造绿色崛起的源头活水。要积极参与和服务“双区”和“三大平台”建设,紧密高效对接大湾区要素资源,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