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河源市司法局关于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出台

十条措施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3-05-22 10:01:54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刘烨华 通讯员 郑文翀 日前,《河源市司法局关于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下称《措施》)出台,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进一步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为河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

《措施》围绕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作用,对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推进制造业当家、服务保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强化社会民生保障、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内容,推出十条法治保障举措。

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方面,《措施》提出要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细化、量化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大力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行非现场执法系统,加强非强制手段的运用。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大力整治逐利执法、选择性执法等问题。

在推进制造业当家方面,《措施》提出要完善法律服务“联企”机制,完善律师服务民营企业“百所联百会”长效机制,畅通公证、仲裁、调解机构与企业联系渠道,推动市公共法律服务事项进驻新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法律服务“强企”行动,深入开展“法治体检”服务,推动律师参与企业合规管理工作,促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在服务保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措施》提出要深化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扎实开展法治建设“四级同创 ”。年底前完成16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任务,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意见》。

在强化社会民生保障方面,《措施》提出要进一步推进申请法律援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优化“市域通办”工作机制,推动法律援助惠及更多困难群众和困难群体。整理挖掘红色法治文化资源并拓展教育功能,加快“阮啸仙法治文化展览馆”建设,擦亮“全国首个司法所”法治文化特色品牌,把蓝塘司法所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模范司法所。

在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方面,《措施》提出要宣传、推广、发挥公证和仲裁在定分止争中的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将仲裁作为解决商事纠纷的优选渠道。依法办理市场领域行政复议案件,推动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快速立案”“快速审理”“快速结案”,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积极推出多项举措,不断以法治引擎为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4月7日,全市首个开发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河源仲裁委员会服务点在东源县工业开发区揭牌成立,这是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的一次探索和尝试,对推动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