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夺取“开门红” 跑出发展“加速度”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在昨日举行的全市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活动现场,各县区纷纷晒出一季度“成绩单”,并表示将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各县区晒“成绩单”
2023年是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拼经济、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冲刺之年。市委、市政府在年初就定下了“月月有招商,季季有动工”的目标要求,强化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导向,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做好重大项目服务保障,推动项目引得来、建得快、发展好,实现“大项目”支撑“大产业”带动“大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市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活动在源城区华润怡宝项目建设现场举行,这为源城区全力拼经济、抓发展增添了信心决心。此次集中动工活动,源城区集中开工11个重大项目,涵盖工业、农业、民生保障等领域,投资总额约46.67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80亿元、创税4亿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除源城区外,其他县区一季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也亮点纷呈。东源县签约、开工、投产项目28个,计划总投资118.3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6个,计划总投资111.43亿元;和平县动工项目12个,总投资31.19亿元;龙川县动工项目8个,总投资13.81亿元;紫金县动工项目9个,总投资25.02亿元;连平县动工项目6个,总投资5.78亿元;江东新区签约、动工、续建和投产项目54个,其中签约项目8个、动工项目10个、续建项目33个、投产项目3个,总投资184亿元;河源国家高新区新动工项目11个、总投资21.35亿元,新投产项目10个、总投资21.7亿元。
做好“保姆式”“一站式”服务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为确保项目加快推进,各县区拿出“十八般武艺”。
源城区提出,将牢固树立“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的效率意识,强化要素保障,优化项目建设环境,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东源县将深入落实好县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带头为企业解决融资难、用工难等实际问题;和平县将强化项目引进建设全流程服务,对在谈、签约项目实行县领导挂钩联系负责制,对在建项目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压实责任,确保早建成、早投产;龙川县将实行县领导牵头项目制,全力以赴当好企业“服务员、推销员、保安员”,抢抓施工黄金期,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全力推进26个省市重点项目和37个县重点项目建设。
此外,紫金、连平、江东新区、河源国家高新区纷纷表示,将增强服务意识,健全要素保障、重点项目跟踪监测和协调调度机制,及时解决项目“堵点”“卡点”问题,提高项目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效率,更好地服务项目建设。
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热潮
招商引资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开展精准招商,实行“一把手”抓招商,壮大招商引资“海豹突击队”,构建大招商工作格局,掀起招商引资工作热潮。
东源县表示,将聚焦主导产业、链主企业靶向招商、以商招商,力争今年招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超20个;和平县将加快1815亩扩园步伐,持续开展园区闲置低效用地和厂房清理行动,力争今年供地40万平方米以上;连平县将推进800亩土地开发、600亩低效闲置土地整治,新建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以上。扎实做好“补链延链强链”文章,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加工、水经济、矿产资源精深加工等产业集群;河源国家高新区将狠抓高质量产业招商工作,坚持项目为王,做大做强产业能级,确保全年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30个、新动工项目25个、新投产项目20个以上……
以项目论英雄,以发展论能力,河源再次擂响以大干快上之势抓项目、促发展的战鼓。
(本报记者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