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改善民生

增进民生福祉 公平惠及群众

2023-02-11 10:50:00 来源:河源日报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落实“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完善全链条闭环落实机制,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关爱老幼、改善民生,创建健康河源、平安河源等热点建言献策。

规范发展养老事业

关爱老年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老龄工作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市人大代表邹林海建议,将“空巢老人”纳入关爱帮扶体系,建立由乡镇为单位的“空巢老人”信息台账;同时,创新集中供养方式,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创办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

市政协委员林潮炫认为,要进一步提高对社会养老事业发展的认识,从不同层面、不同路径支持和完善城乡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老龄工作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开展各种层次的养老服务。

就如何促进养老机构规范化发展,市政协委员刘艳英建议政府加大公立养老机构建设力度;积极推行委托运营、购买服务、鼓励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发展养老机构;对于孤寡、残疾、高龄老年人和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年人等群体,出台具体倾斜政策。

市政协委员谢伟则建议,要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扶持力度,要加强对养老服务业在法规、政策、规划等方面的引导,建立政府向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组织购买服务的制度。

开通“绿色通道”

促进高质量就业

就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更好发挥广大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作用,市人大代表蓝秋香、林华雄建议,应为退役军人提供多渠道和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定性定岗培训后推荐就业;对于吸纳退役军人就业的企业,给予优待政策;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优秀退役军人到村“两委”依法依规竞选任职。此外,应为退役军人提供贷款融资“绿色通道”,合力破解创业资金难题。

为促进我市家政服务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市人大代表游玉文建议,制定适合我市家政进社区的实施纲要和具体方案、制度等,为家政企业提供财税、金融支持,为家政服务人员提供专业知识学习、实践能力提升等培训,健全完善家政从业者各项权益保障机制。此外,鼓励家政企业连锁化运营社区网点,推动家政培训进社区,推进家庭维护、管家服务、老年照护、母婴照护、托幼早教、病患照护等发展。

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规划管理民营医院

提高医疗救治水平,建设健康河源,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内容之一。就个别乡镇居民就医难问题,市政协委员张杏桃建议,要提升乡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与上级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的目标,让群众就近就医。

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民营医疗机构在守护我市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的作用,市政协委员曾险峰建议,通过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程序等措施,加强社会办医规划引领;对民营医院对医护人员在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障业务、医师培训进修、医师注册等方面给予和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

加强安全管理

建设平安河源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平安稳定为底线,更有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河源、法治河源。就我市的安全管理问题,市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随着代驾行业的发展,我市的代驾市场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市人大代表潘石源建议,交通运输、公安交警等有关部门应约谈代驾服务平台负责人,严格监管代驾司机的驾驶行为,如对代驾司机的出行车辆统一牌照样式,定期安全检查,禁止代驾人员改装电动自行车出行;对于疲劳代驾、危险代驾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对代驾司机定期进行考评测试和考核,对不合格代驾人员取消代驾资格。

市政协委员黄志强建议,相关部门应及时制订出台市区危险物品运输车辆通行交通管制有关规定,禁止目的地不在市区范围的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市区道路通行;规定目的地在市区范围的危险物品运输车辆经批准同意后严格按指定的时间、线路、速度行驶。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违反交通管制规定或存在违法行为的危险物品运输车辆的查处力度。

就市四小周边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市政协委员邹光彬建议,对市区尚文街实行学校上、下学时间段限行;将尚文街列为交通严管路段,禁止停放车辆,设置电子摄像头对违规停放车辆取证并予以处罚。

■统筹:本报记者 邹茹玉 ■采写:本报记者 邹茹玉 陈思芬 梁驱远 朱晓颖 见习记者 陈星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