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深度报道

深河共建 双向奔赴

向着春天出发 一刻也不耽误

2025-01-15 11:31:03 来源:河源日报

■深河产业合作园区加速建设,2024年引进8个超亿元项目,合同总投资约28.3亿元。


■1月14日,深河产业合作园区纵十路通车,助力园区企业打通发展关键要道,极大改善合作园区的交通条件。

■在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消费帮扶平台,市民选购河源优质农特产品。

■1月14日,深河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园揭牌,集聚电子信息产业优质资源,打造智能制造创新发展高地。


核心提示

岁序更替,万象更新,河源到处涌动着大干快赶、加快发展的热潮。

1月14日,深河产业合作园区佳音连连,由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指挥部(下称深河指挥部)支持建设的深河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揭牌、深河产业合作园区纵十路顺利通车。一个又一个利好消息传来,体现了深圳对河源的深厚情怀,展示了深圳倾力支持河源,“真金白银投入”“真心实意付出”“真抓实干攻坚”的担当作为。

实干才能出实绩。去年以来,全体深河帮扶协作干部聚焦对口帮扶协作使命任务,立足河源所需、对接深圳所能,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深河指挥部全力协调推进龙川新城规划建设工作,安排帮扶协作资金支持龙川新城规划建设方案编制;深河产业合作园区引进中数复新等超亿元项目8个,合同总投资约28.3亿元;推动河源18家企业共31个产品获评“圳品”;7家经营主体入选“深圳农场”创建名单;推动3家企业成功认定为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消费帮扶平台,累计销售额超1600万元;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体育馆报告厅建设项目、和平县医共体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项目顺利落成投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加大帮扶投入,助力万绿湖景区晋升为河源首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市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出,要以深河对口帮扶协作为契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健全深河交流对接机制,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推动全域全面“融湾”“融深”提速增效。

向着春天出发,一刻也不耽误。深河指挥部将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推动龙川新城建设、产业共建、乡村振兴、民生帮扶等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全力打造新型帮扶协作的“深河样本”。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 高水平推动龙川新城建设

建设龙川新城是省委、省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在新时期对口帮扶协作工作中,深河指挥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将龙川新城规划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做好深圳、河源两市沟通协调工作,每周赴龙川跟踪工作进展情况,多次协调两市领导、有关部门及相关企业现场调研并召开工作会,共同研究推动龙川新城开发建设工作。

有行动还有支持。深河指挥部联合深规院等单位开展规划编制,安排帮扶协作资金作为规划编制费用,主动协调解决规划编制中的各种困难,保障规划编制工作顺利推进,目前《龙川新城综合规划》已报省政府同意。同时,重点开展产业规划研究,积极对接华润、中旅、华侨城、腾讯、华强方特等企业,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龙川新城建设。

据深河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河源两市共同出资注册成立深圳市龙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承担龙川新城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任务。目前已梳理确定龙川新城起步区项目,正按照“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取得明显成效”的要求抓紧推进。

突出协作共赢 打造深河产业共建示范园区

不负好时光,项目建设“跑起来”。位于深河产业合作园区的深河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园分期分阶段建设,其中一期第一阶段厂房已完成建设,厂区道路已全部完工,目前已落户华勤技术等项目。该产业园进一步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产业空间,集聚电子信息产业优质资源,打造智能制造创新发展高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1月14日通车的深河产业合作园区纵十路,是深河指挥部高标准推进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底子的又一举措。该项目全长约1.4公里,助力园区企业打通发展关键要道,极大改善深河产业合作园区的交通条件,促进深河产业合作园区与周边区域互联互通,为河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深河指挥部还扎实推进明珠污水处理厂、深河产业城A区综合配套服务中心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完善,优化园区商业及生活环境。大力推进中兴通讯分布式光伏、深河共建新能源汽车超级充电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深河产业合作园区光伏、新能源充电设施等方面的短板。同时,联合园区平台公司开展合作园区智慧系统平台建设、深河创谷产业园创智产业园建设运营提升等项目,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智能的园区发展形态。

以项目论英雄、从项目看担当。去年以来,深河指挥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以及深圳、河源两市帮扶协作工作要求,推动深河产业合作园区向实体化运作迈进。依托河源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在园区土地保供、租金定价、企业落地等方面权限,运用帮扶协作资金加快完善深河产业合作园区产业配套、提升营商环境、优化园区智慧化服务管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及优势联合招引企业落户合作园区,合作园区管委会及园区平台公司、河源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三方凝聚合力,形成产业协作共建整体,加速推进合作园区高质量发展。

据悉,深河指挥部在项目谋划时积极推动深圳产业、产品、技术、品牌等优势与河源地区资源、市场、空间等有效结合,使河源人民体验深圳技术、深圳产品带来的生活便利。“比如引入深圳华为技术建成的河源首座‘深圳标准’新能源超充站在河源万隆亚朵酒店停车场投入运营,让市民享受到‘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便捷充电体验。”深河指挥部产业园区部相关负责人说。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去年以来,深河指挥部乘势而上,围绕深河产业合作园区产业规划,与河源招商引资部门建立联合招商机制,以“深圳+河源”模式吸引企业落户。会同当地组队外出招商,对接各类商协会和行业协会及重点企业,与市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举办2024年河源国家高新区第四季度经贸活动暨深河产业合作园区模具产业招商推介及供需对接会,会上与乔丰模具等8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总投资28.60亿元。同时,推动帮扶协作资金与企业招引挂钩,通过帮助企业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等方式加快推动项目落地。

一组数据更加直观地反映了深河指挥部“建园区、引项目、育环境”一体推进的信心和决心:2024年深河产业合作园区预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约34.54亿元、同比增长25.01%,规上工业增加值约35.11亿元、同比增长17.50%;引进中数复新等超亿元项目8个,合同总投资约28.3亿元。2024年5月,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2023年度广东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工作考核情况,“深圳—河源”综合评价为“优秀”等次。

聚焦乡村振兴 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

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是广东省促进乡村振兴、协调解决区域与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抓手和具体实践。去年8月6日至7日,深河指挥部举办深圳市对口帮扶河源市驻镇帮镇扶村第二批工作队培训班,助力178名新“扶友”接续开展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目前,44个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工作热情高涨,工作创新方法层出不穷。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棋盘里,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去年以来,深河指挥部与河源一道做好“土特产”文章,重点发展优质水稻、高山油茶、绿色蔬菜、特色水果、客家绿茶、岭南药材、生态畜禽、健康水产等八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推动河源农业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龙头农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河源农业产业“含深度”。目前,助力河源市共获批创建1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聚集农业龙头企业50多家。

一方面拓宽河源田间地头“土特产”销售推广渠道,一方面丰富深圳市民餐桌绿色有机食品种类。深河指挥部把消费帮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高位推动并参加“圳兴乡村”会客厅(第一期)、深圳市“寻味广东”美食文化展、深圳市国庆期间嘉年华等系列活动,有效助力“土特产”走出去。举办系列区域协作双向推介活动,组织河源农文旅企业参加文博会、食博会、茶博会,举办2024深河共建农优产品消费帮扶展销会,不断提升河源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充分发动派出单位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消费帮扶。助力引导河源市企业参加“圳品”申报,拓宽结对帮扶地区农优产品销售渠道。

一笔笔“消费账单”,描绘出深河指挥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昂扬曲线:推动河源18家企业共31个产品获评“圳品”。7家经营主体入选“深圳农场”创建名单。推动3家企业成功认定为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消费帮扶平台。助推37款河源农产品入选“海推海选 联展联销”深圳消费帮扶“百强好产品”,连续两届位列深圳对口帮扶地区第一名。2024年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消费帮扶金额超4000万元。

持续做好民生帮扶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社会民生事关民生福祉,尤其是医疗教育领域,社会关注度高、受益群众广。为用好有限的帮扶协作资金,深河指挥部聚焦关键点位,指挥长带队调研每一个项目计划,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并达到预期的绩效目标。

作为2024年度帮扶项目之一,深河学生研学教育实践活动成功举办,暑期300多名深圳师生深度体验“六色河源”,感悟深河共建的非凡意义。创新举办2024年深圳读书月“走进河源”暨河源市第一届读书月活动,把深圳的经验、做法、理念带到河源,对河源全民阅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安排帮扶协作资金800万元,支持河源市公共急救体系建设,投放一批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设备,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深河指挥部还延续支医、支教季度工作会良好做法,为每一季度现场工作会赋予当地特色、队伍特点。“比如在第七个医师节走进龙川佗城古镇召开第三季度支医工作会,学习分享龙川支医医生利用新媒体行医经验。在新一学年支教队伍到来时,密切沟通深圳、河源两市教育局、各县(区)派驻工作队,确保支教老师顺利到位,生活有效保障,新一任深圳市河源支教队队长按时就位并有序开展工作。同时组织各县(区)工作队在第四十个教师节为支教老师送上节日祝福和组织关怀。”深河指挥部社会民生和乡村振兴部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深河指挥部一直注重公益慈善力量的导入。去年以来,深河指挥部积极促成龙华区恒爱基金会向支教队伍捐赠价值12万元的教学设备。联系深圳出版集团邀请知名儿童文学作家陈诗哥在六一儿童节来到河源,在市图书馆为数百名儿童及线上几千名观众开展精彩讲座。在深圳市直机关工委指导、腾讯基金会支持下开展“暖心行动·育苗计划”公益行动,通过捐步方式成功为河源困境女童争取到50万元资金。腾讯基金会继续支持河源“市民保”活动,捐助270万元将帮助超9万名易返贫等有需要群众。联系深圳眼科医院引进“光明宝贝”公益项目,有力帮助河源早产儿进行眼部疾病防范治疗。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全力打造新型帮扶协作的“深河样本”

全体深河帮扶协作干部将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围绕“支持龙川新城建设”“高标准建设深河产业合作园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持续做好民生帮扶”等重点,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打造新型帮扶协作的“深河样本”。

——全力以赴支持龙川新城建设。按照“打造秦汉岭南第一古镇、干出一个像样新城”的工作要求,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深圳、河源两市的各项工作部署,竭尽全力为龙川新城建设贡献深圳力量。

——高标准推动深河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确保每年帮扶协作资金重点投向深河产业合作园区,力争通过持续投入,全力打造深河产业共建示范园区。依托河源资源禀赋,发挥深圳资源优势,抓住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产能扩张、产业外迁机遇,围绕河源“1+3”产业体系及深河产业合作园区产业规划开展联合精准招商。

——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引导各级帮扶干部用好用足帮扶政策,争取更多后方资源和社会资源投入,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绩。做好河源“土特产”文章,发展“种养加销”一体化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提升河源农业现代化水平。深入探索深河两地共建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推动两地合作共建、任务共担、荣誉共享,共同促进深河两地农业合作共赢发展。

——推动民生帮扶事业走深走实。始终坚持“河源所需、深圳所能”,帮助补齐教育、医疗短板,密切关心联动支医支教队伍,汇聚能量助力提升县域乡镇教育、医疗水平。积极联系后方单位,努力导入各方公益力量,用心用情用力办实事。发挥河源资源优势,推动河源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组稿:本报记者 陈鹏 通讯员 彭文蝶

■摄影:本报记者 杨坚 冯晓铭 邓宇权

    上一篇:七巢哀角已潜踪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