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深度报道

“天下第一劝降书”

王阳明和平剿匪记(上)

2024-04-14 09:00:00 来源:河源日报

383b17f946c741a33d9f958d8399e6c9_hyrbs0414001_002_01_s.jpg

■明代画家蔡世新绘制的王阳明肖像,原图现藏上海博物馆。(资料图片)

和平建县之前,“本龙川县和平峒地,山林深险,盗贼盘踞”(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林阻隔,地里辽远,人迹既稀,奸宄多萃”。为粤、赣、闽三省要冲,“当四县交界之际,乃三省闰余之地”,而按康熙十一年和平县知县唐开先在其《和平县志·序》中所言,“和平未建县治之先,蠢然一顽,山野之乡,无诗书文教之化,宜乎民习为盗,地结为窠,悍然化外,人不足云。”所云虽有所偏颇,也大致勾勒出当时建县前民众生活困苦之状。

明代心学大师王守仁在《添设和平县治疏》一文中,曾用一段话描述龙川县由于战乱、贼人作乱导致人口锐减、地方行政单位合并,以及民众生活极端困苦的历史变迁:曾听得当地父老相传,这一带原属循州、龙川县或雷乡县,但由于地方发生动乱,人口稀少,所以撤销了循州和雷乡,只保留了龙川县。在洪武初年,龙川县还有55个里(古代地方行政单位)。后来,州县被撤销,教化无法普及。在洪武十九年等年份里,贼首谢仕真等人相继作乱,杀戮前面所说地方的居民,数百里内,人烟断绝。从此,贼人的巢穴越来越多,民居越来越少,于是将龙川县的都图合并为7个里。最近几年,民众遭受了极大的苦难。

因为这一带的盗匪实在令人头痛,为保证人民和过往商旅安全,元、明朝廷设有“和平巡检司”(其职能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分局),负责稽查往来行人,打击走私、缉捕盗贼。离巡检司不远,还驻有朝廷的部队——广义千户所,就在今天的和平彭寨军屯围之中。

三省群盗盘踞,池仲容浰头称王

由于朝廷的军事力量相当有限,盗贼活动越来越猖獗,“山谷贼巢”起码有数百,其中有几支队伍扯着大旗占山为王:江西南安府的横水、桶冈、左溪等地的谢志珊、蓝天凤,自称“南征王”;江西大庾陈曰能、广东乐昌高快马、福建南靖詹师富等,也均系为害一方的贼酋。

其中,声势最为浩大、官府最为头疼的,还是金龙霸王池仲容。他以浰头为根据地,僭称王号,伪设官职,“册封”了池仲安、池仲宁、高飞甲等几个元帅,元帅下面又有40名都督、总兵,各率有数百兵卒,把守着粤赣边境数十寨,杀害官军、焚烧村寨、虐杀村民,百姓居无宁日。池仲容因此被官方称为“积年老贼”“数千年巨寇,三省群盗祸源”“三省逋逃之主,群贼桀骜之魁”。

明代贾宏云:惠之龙川北抵赣,其山谷贼巢,亡虑数百,而浰头最大。浰之贼肆恶以毒吾民者,亡虑数千,而池仲容最著。池仲容并非无脑斗士,他狡诈凶悍,非比他贼,且出劫行剽,皆有深谋,人不能测,他和其弟池仲安等,“又皆力搏猛虎,捷竞飞猱;凶恶之名久已著闻,四方贼党素所向服;是以负固恃顽,屡征益炽”。“仲容之放兵四劫,亡虑数十年,而龙川、翁源、始兴、龙南、信丰、安远、会昌以迩巢受毒无数。”这些土匪经常四出劫掠,河源距离较近,最受其害。

这些兵强马壮的队伍,不仅各自为战,占耕民田,令这一带地方“人民奔逃,有田莫耕,桑麻菽麦,付之飘零”(明俞敬《建和平县治告文》),还结盟呼应,经常将狼兵等官军打退,甚至主动四处出击,将朝廷任命的官员打得落花流水:“捉河源之主簿,掳南安府之经历,绑龙南县之县官,戮信丰所之千户”。

屡屡获胜的池仲容发出豪言说:“狼兵易与耳。纵调他来,也须半年。我纵避他,只消一月。”

朝廷打不赢,又枉花了许多军费,就直接给山大王送钱。池仲容等钱是收了,但照旧攻城掠寨,打家劫舍。军队来时,山贼们化整为零,收拾行装回家当农民;军队一走,他们又回去当了土匪。

“秀才”遇上兵,胜算有多大?

正德十二年(1517年)二月初七,江西省赣州府信丰县官员向上告急,云龙南县匪首黄秀魁纠合广东匪首池仲容等人,意欲偷袭信丰县。今见贼人攻城不退,请求巡抚都御史王阳明发兵救援。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号阳明,这个被称为“儒家最后一个圣人”的大儒,系心学大师,少年时期熟读兵法、精于骑射。15岁时,他对父亲王华(明朝成化十七年状元)说:“欲以诸生上疏请效终军故事,愿得壮卒万人,削平草寇,以靖海内。”王华听罢,极为震惊,训诫道:“汝病狂耶!书生妄言取死耳。”

从此,王阳明不敢再言及此事,开始专心致志做学问,在20岁时中举。弘治六年(1493年)、弘治九年(1496年),王阳明两次在会试中落榜;又过了三年,终于中了进士。在弘治十三年(1500年)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后改兵部主事(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终于遂了少时夙愿。

正德十一年(1516年)九月,一直看重王守仁才华的兵部尚书王琼,推荐他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南安、赣州及湖广郴州、广东南雄、韶州、惠州、潮州等地,如有贼盗,即设法剿捕。

王阳明收到江西所报公文后,召集了深受贼人之苦的各县官员,询问他们对攻打贼人有何建议。官员们都认为,除非多召集狼兵,否则难以成功。又提到狼兵也曾经用过,但最终还是通过招安才稳定了局势。王阳明说:“盗贼因为招安而猖獗,这是近年来的一大弊端,我正要惩治他们。而且,用兵没有固定的方法,为什么一定要依赖狼兵才能成功呢?你们如果能为我所用,难道不也是兵吗?”于是,王阳明与巡按御史屠安卿、毛鸣冈联名上疏请求剿灭贼人;又请求加重兵权,整顿军法。

正德十二年九月,正德皇帝下诏,由原来的巡抚南赣之职改授王阳明提督南赣汀漳等八府一州,给旗牌,得便宜行事的特权,即文官五品以下、武官三品以下可以先斩后奏(之前,都御史周南曾享受过类似待遇)。

当时,横水、桶冈的盗贼也起来了,大家认为浰头贼更为可怕。

王阳明的意见,则与大家不同,他认为要先攻打横水、桶冈这两个贼巢。被王阳明视为三省群贼桀骜之魁的金龙霸王,狡诈凶悍,人不可测,正是最难“啃”的一支,最难的放在最后来收拾。“初议先攻横水,次攻桶冈,而末乃与广东会兵,徐图浰头;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王守仁《浰头捷音疏》)

于是调集军队进行出兵,并要求在各县招募机兵,让负责守卫的新民参战,用赎金、储谷、盐税等作为军饷,这样兵员和粮食都充足了。

王阳明随即委派经历王祚、县丞舒富领兵前去助战。官军虽斩获四名贼匪,但义士杨习举被贼人杀害,同时王祚被擒,于是,王阳明亲率大军赶赴信丰县,他先招安所擒之贼,再命他们返回匪巢,设法救出王祚。对于此役中的失职官员,王阳明命他们据实回禀剿匪不利之缘由,并上奏朝廷。

发布“天下第一劝降书”,化贼为兵

王阳明认为,南赣贼匪多分布于南安横水、桶冈等地,这些地区与湖郴接壤。当地贼匪虽人数众多,但势力过于分散,他们仅能凭借天险来抵抗官军,而浰头匪巢多靠近闽广地区,此地贼匪狡猾且较集中,匪巢间互有结盟,能做到相互支援。

正德十二年九月,王阳明计划进兵横水。因恐浰头贼匪趁机作乱,于是发布告谕予以安抚。为了削弱池仲容的力量,决定从他的盟友入手,通过派遣辩士周祥等人去劝降他的党羽黄金巢等人。王阳明还派遣黄表、周祥等人前去发布告谕文,即《告谕浰头巢贼》,并赏给贼匪金银、布匹等物。

这篇告谕书有情有理,后人目之为古今第一劝降书,不无道理。此文开头便直斥贼党之恶、民愤之大:“本院巡抚是方,专以弭盗安民为职。莅任之始,即闻尔等积年流劫乡村,杀害良善,民之被害来告者,月无虚日。”继而动以恻隐之心,使罹祸者与施害者互换位置,将人比己,将心比心,给“巢贼”以自新机会,并指出 “官府所迫、大户所侵”的社会矛盾,“此等苦情,亦甚可悯。”“闻尔等辛苦为贼,所得苦亦不多,其间尚有衣食不充者。何不以尔为贼之勤苦精力,而用之于耕农,运之于商贾,可以坐致饶富而安享逸乐,放心纵意,游观城市之中,优游田野之内。岂如今日,担惊受怕,出则畏官避仇,入则防诛惧剿,潜形遁迹,忧苦终身;卒之身灭家破,妻子戮辱,亦有何好?尔等好自思量。”王阳明继续道:“若能听吾言改行从善,吾即视尔为良民,抚尔如赤子,更不追咎尔等既往之罪。如叶芳、梅南春、王受、谢钺辈,吾今只与良民一概看待,尔等岂不闻知?”改恶从善,还是良民,这已有许多例子。“尔等若习性已成,难以改动,亦由尔等任意为之;吾南调两广之狼达,西调湖、湘之士兵,亲率大军围尔巢穴,一年不尽至于两年,两年不尽至于三年。尔之财力有限,吾之兵粮无穷,纵尔等皆为有翼之虎,谅亦不能逃于天地之外。”如果不肯悔改,那就别怪我一直追究你们。

这种策略成功地使五百人投降,如各山寨头领刘逊、刘粗眉、温仲秀,龙川“贼”卢珂、郑志高、陈英及浰头的黄金巢等人,这些人被用作官方的兵力。王阳明命黄金巢率领五百余兵勇,赶赴横水剿匪,进一步削弱了池仲容的力量。

却说卢珂被招安后,其精锐全部投入剿灭桶冈蓝天凤的战役中。为了表明心迹,他本人作战极是勇猛,攀山越崖,将蓝天凤逼跳悬崖,立下大功。王阳明后来推荐卢珂为官,官至海宁县丞,且深受阳明致良知思想影响,为官勤政、俭朴,饥寒交迫,王门弟子董沄去看他时,实在不忍,除了赠诗,还送了他袜子。

尽管他的盟友纷纷投降,但池仲容本人却坚决不从。

在昔日盟友纷纷向朝廷投诚期间,王阳明也曾去劝降过,四面楚歌之中的池仲容仍不肯降。对着自己的部下,他向王阳明派来劝降的黄表、周祥说:我“做贼已非一年,官府来招亦非一次,此亦何足为凭!待金巢等到官后,果无他说,我等遣人出投亦未为晚。”

初冬,横水破。

山大王玩诈降,王阳明将计就计

池仲容闻此消息,心中恐惧,他知道接下来轮到自己了。他并非只有一味蛮干的匹夫之勇,而具备战略上的灵活性和应对能力。他召集寨主池仲宁、高飞甲等人商议对策,决定先派其弟池仲安率三百老弱残兵归降王阳明,并假意援助官军剿匪,实际上是试图拖延战事,并刺探军情。

王阳明早就做好了准备,内作警戒,外示宽松,留置池仲安占据上新地以“协助”攻打桶冈。待官军征剿桶冈之时,王阳明故意命池仲安绕远路堵截残匪,表面上同意了池仲安的请求,实际上是为了拖延他的回归计划,进一步掌控战局。

两方的部署,展现了一场复杂而精细的军事行动;涉及了多方面的策略和战术,展示了军事领导者在战争中的深思熟虑和巧妙布局。

在桶冈,王阳明留心这一带的民情世态。“处处山田尽入畲,可怜黎庶半无家。兴师正为民痍甚,陟险宁辞鸟道斜。”不服王化,只顾自己打家劫舍,抢掠人员与财富的山贼,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是持久的。

王阳明派人分头寻找深受浰头贼匪祸害的百姓,约10天后,有数十百姓相继来到军营,王阳明向他们询问如何才能扫平浰头匪寇,众人纷纷建言:“这个贼人狡猾凶悍,不同于其他贼寇。他每次外出抢劫,都深谋远虑,让人难以捉摸。他自知罪恶深重,国法难容,所以他的防备手段也极其阴险狡诈。此前两次围剿他,都动用了两三万的狼兵,但终究未能取得大胜。虽然最后他败逃,但所造成的伤亡也与我们相当。近年来,他的奸计愈发成熟,恶行更加猖獗,官府对此束手无策,每每只能以调动狼兵来吓唬他。他却轻蔑地说:‘狼兵好对付。就算调他们来,也需要半年时间。我若是要躲避他们,只需一个月就够了。’他认为狼兵的到来不会太快,停留也不会太久,因此更加肆无忌惮。现在他已经擅自设官称王,其奸计和叛逆之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如果想要除掉他,不调动大量的狼兵,恐怕难以成功。”

被侵扰得多了,受害百姓对池仲容的认识不可谓不到位。

但王阳明又与众人的见解不一样。他认为,兵无常势,应因敌变化而制胜。浰头贼匪认为朝廷必先调狼达士兵才敢出战,正因如此,官军无须调动狼达士兵,亦可取胜,于是,王阳明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他先让百姓各自返回,待官军发动进攻时,请他们立刻占领关口以拒贼。

王阳明还在九连大山进行考察,往来浰头、和平等处,“备阅山溪形势,讲求贼情民俗”。与池仲容进行了几个“斗智”的交锋后(这一过程,王守仁《浰头捷音疏》有部分记载,明小说家冯梦龙《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有详细介绍),认为池仲容贪婪残暴终不可化,再加上地方官员与乡绅的恳请,更要命的,还是兵部决策:“不许踵袭旧弊招抚,重为民患”,王守仁决定将池部歼灭。

正德十二年十一月,桶冈破。

与池仲容互为犄角的横水、桶冈俱破,池仲容的浰头又能撑到什么时候呢?请看下期分解。

■本报记者 凌丽

    上一篇:九连山烽火中的白衣战士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