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工会当好职工贴心“娘家人”
凝聚奋进新时代的力量

■我市劳模参观河源劳模文化馆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各级工会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用工作实效打动职工、温暖职工、影响职工、赢得职工,凝聚起奋发有为的磅礴力量。
目前全市有2728家工会组织、会员多达30万人。10年来,累计帮扶困难职工近16万人次、发放帮扶金8800多万元;积极开展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累计686467人次参加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共为职工赔付5100余万元,惠及职工36150人次……
10年来,市总工会找准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长的着力点,推动解决职工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切实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新搭建职工学习教育平台
近年来,市总工会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并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精神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市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等结合起来,以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受教育职工3万余人次。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职工摄影大赛和书法大赛活动,吸引了600多名职工参赛,并布设优秀作品展,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开展“强国复兴有我”河源市最美新时代工人故事分享会,以职工的成长故事、身边小事,展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进一步振奋职工精神、凝聚职工力量。
近年来,市总工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依托河源劳模文化馆、河源工运史展馆等平台,履行教育引领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职责,激发全市各行各业劳动者干事创业斗志。
自河源劳模文化馆、河源工运史展馆开馆以来,不少党员干部职工把到“两馆”参观及欣赏职工摄影、书法作品展等作为节假日出游首选,党员干部职工纷纷前往开展党建活动,详细了解我市新老劳模艰苦创业、爱岗敬业、不断创新的精神和作风,感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劳模风采。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职工表示,参观劳模文化馆、工运史展馆,就像是上了一堂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党课,收获匪浅。据统计,目前河源劳模文化馆、河源工运史展馆共吸引了各行业党员干部职工近700批次1.8万人次前来观摩学习。
近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聚焦我市加快培育“五大产业”、大力实施“七大行动”,举办了报告会800多场、理论讲座1200多场、演讲比赛600多场,推动新思想新理论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增强广大职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聚焦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
聚焦职工需求,我市各级工会持续做好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技能培训等帮扶工作。
“感谢工会帮我的子女圆了大学梦”……日前,市总工会组织开展2022年“金秋助学”入户走访慰问活动,为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送上助学金,解决了职工子女的燃眉之急。“金秋助学”活动是我市“献爱心、暖人心、鼓民心”的工会品牌活动。近3年来,我市各级工会组织在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中,累计资助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近2400余人次,发放工会助学金400万元。
“感谢党和工会组织,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河源合隆制衣有限公司2名女职工治愈好早期乳腺癌后,向工会组织表示衷心的感谢。近日,市总工会组织开展女职工免费“两癌”筛查,发现该公司的2名女职工患有早期乳腺癌,第一时间建议该公司的2名女职工进行治疗,并为她们发放互助金。这是市总工会开展的困难职工大病救助系列活动之一,类似这种困难职工,在工会建档立卡困难职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是工会让困难职工树立了信心,点亮了生活新希望。
这些是工会开展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工会共发放医疗救助、助学等各类帮扶金8800多万元,帮扶困难职工近16万人次;联合有关部门,免费培训下岗职工、农民工9800余人次,带动就业9500余人次;开展“求学圆梦行动”等提升学历教育,助力1000余名职工提高学历水平;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等活动150多场次,惠及农民工8万人次;协助做好“稳就业”工作,为9500多名职工提供就业创业服务。
全心全意当好职工贴心“娘家人”
近年来,我市各级工会开展了关爱职工的各项服务工作。各级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的基本职责,把群众观念牢牢根植于心中,让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群众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切实当好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为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是党交给工会组织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履行工会基本职责的必然要求。在我市工作的刘先生,因为企业效益不好没有缴纳社保,他与工友找企业负责人维权,结果被辞退。维权无果后,他找到市总工会求助。在工会律师团的帮助下,刘先生拿到了企业的赔偿金。“工会是为我们职工说话的,找到了工会,就有底气了。”刘先生感动地说。近年来,工会律师团成员为我市广大职工提供企业工会法律顾问、工会法律服务窗口、参与诉调对接工作和源头治理劳资纠纷等法律服务。据悉,2019年以来,工会律师团成员为职工解答法律咨询5700余人次,帮助职工追回欠薪3000多万元,深入企业开展法律专题培训216场,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赢得了广大职工的信任和好评。
此外,工会组织积极推进工人文化宫、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爱心妈妈小屋、职工书屋等职工服务阵地建设。建设了32家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9家司机之家和144家爱心妈妈小屋,在园区、社区、企业中推动建成职工书屋150多家。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海青表示,全市各级工会将发挥职工“娘家人”的作用,进一步拉近工会与职工的距离。将更加精准地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以职工需求为导向,更好地服务职工。工会干部职工要继续汲取阔步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团结带领全市广大职工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发挥主力军作用,携手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贡献工会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组稿:本报记者 肖斌
通讯员 刘惠婷
■摄影:本报记者 肖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