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紫金县蓝塘镇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聚焦“小城市标准”建设

城乡向美而行 产业向新而进

2025-08-05 10:33:22 来源:河源日报

■紫金县蓝塘镇砂塘村绿美生态小公园 本报记者 肖斌 摄

■本报记者 肖斌 彭冲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近日,记者走进紫金县蓝塘镇,宽敞平整的道路四通八达,房屋干净整洁,美丽示范主街、美丽碧道、圩镇客厅、特色镇标等一批新建设施映入眼帘。在离圩镇不远的砂塘村绿美生态小公园,沿路的细叶榕、香樟树等绿树环绕,休闲桌凳、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目光所及之处,处处涌动着宜居宜业的气息。

作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省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试点,近年来,蓝塘镇以典型镇建设示范为引领,以“六个发展目标”推进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聚焦“1+4+7+9+N”重点工作任务,全面提升镇村人居环境、城乡面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综合治理水平,实施“蓝塘产业新城·产城融合”战略,打造新材料、新制造、新医药等三大主导产业,提升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提升城乡风貌

群众幸福可及

走进砂塘村,漫步于绿美生态小公园的环湖亲水步道上,不少群众在此散步锻炼。“平时有不少居民在这里打篮球、散步、跳广场舞等。”砂塘村党总支部书记李燕平说,蓝塘镇在该村打造了绿美生态小公园和美丽圩镇客厅,通过修建人行道绿道、提升绿化、安装健身器材等方式,盘活了村集体的16亩水塘和闲置建筑物,实现资源高效整合利用。

沿着绿美生态小公园的环湖步道走去,蓝塘镇美丽圩镇客厅映入眼帘。厅内展示了蓝塘产业新城的风采和“全国首个司法所”的历史,以及“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效等多个展示区域;在客厅外的文化长廊,全方位展示了蓝塘镇的发展历史。

推进“百千万工程”以来,蓝塘镇通过建设秋香江碧道、福城文化广场、“口袋公园”,升级排水排污系统、改造背街小巷等,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提升了群众生活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同时,该镇还将社会治理与圩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相结合,将网格化管理与“积分+”相结合,逐步在圩镇范围内全面推广人居环境“积分+”,激励圩镇居民支持美丽圩镇建设,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去年,蓝塘镇获得广东省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试点资格,也是我市4个入选镇之一。蓝塘镇相关负责人说,结合“百千万工程”,科学编制了《蓝塘镇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的中心镇试点(2024-2026年)》和《蓝塘镇小城市标准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表(2024-2026年)》,从而实现“小镇变小城”的目标。

产城融合发展

壮大镇域经济

在蓝塘镇茜坑村的河源东江河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陆基循环水养殖基地,工作人员正向养殖池投撒饲料,数千尾小鱼跃起争食,溅起阵阵水花。“基地有1万多立方米的循环水车间和100亩高标准鱼塘,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到1.5亿元,带动周边村100余人就业。”该公司负责人黄宏山说,该项目一期已投产试运行,主要养殖加州鲈鱼、黄角鱼、鳗鱼等,预计今年产量可达300万斤,产值约1800万元。

渔业养殖产业是蓝塘镇打造紫金山区“小空间、高密度、高效益、可持续”的现代渔业示范样板,也是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蓝塘镇在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该镇依托金盛兰优特钢和立国制药等行业龙头,打造百亿级新材料和新制造产业集群。此外,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依托区位优势和一、二、三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蓝塘土猪、萝卜、菜心等特优农产品享誉粤港澳大湾区。培育了河源富山兄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河源市鼎和泰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远添农贸实业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等一批现代农业产业,从而带动周边镇村协同发展,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蓝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该镇将继续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和省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试点工作,并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壮大发展镇域经济,实现从“镇”到“城”的跨越式发展,为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注入强劲动能。

    上一篇:我市拿下5个奖项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