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河源中学深入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创文明校园 育德能英才

2025-08-05 10:08:20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梁驱远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沃土,也是传播文明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河源中学始终秉持“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更好发展”办学理念,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持续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让文明成为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力量。

经过多年扎实有效的工作,今年5月,河源中学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这座扎根粤北地区的百年名校,再次以骄人成绩诠释了“创文明校园、育德能英才”的办学追求。

以德育人 丰富教育内涵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河源中学始终将思想道德建设放在育人工作的首位,以德育活动课程化为抓手,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与校园文化之中,让文明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脑入心,学校积极探索“体验式思政”大格局,以国旗下讲话、开学思政第一课、班会课、班级团建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仅如此,学校还积极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组织学生开展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爱国爱乡为主题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有效提高实践育人成效。

“我们对德育课程的设计注重学生的具体体验和未来成长。”河源中学德育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聚焦让学生在仪式中感悟成长责任、在历练中磨炼意志品质、在探索中激发创新精神,河源中学还针对体验快乐、体验管理、体验劳动、体验前沿、体验服务等五个方面设计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德育课程。如组织学生到省内外的博物馆、科技馆、高等院校、前沿科技企业等参观学习,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带领青年学生志愿者到福利院、图书馆等开展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大爱精神等,每一个课程都按照学生的不同阶段精心打磨、持续深耕、循序渐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筑基。

强师筑基 激活文明动能

日前,由省教育厅指导、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权威教研平台“南方教研大讲堂”第156场——高中数学专场顺利开展。河源中学数学科组袁美霞老师应邀参加数学建模优质课例展示和沙龙研讨。这是我市高中数学课例首次登上省级讲台。这一成果,折射出河源中学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的深耕细作。

作为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抓手,该校始终将教师队伍视为文明的践行者与传承者,通过系统化、常态化的培育机制持续赋能教师成长。在具体实践中,学校一方面为每个教师建立职业发展档案,形成老中青传帮带的育人梯队,让“爱生如子”成为教师群体的精神基因;一方面依托黄超华、温志军等名教师工作室,发挥榜样效应,带动全体教师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多年来,河源中学的教师队伍凭借高度的责任感、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业务能力,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众多教师在各类专业能力比拼中屡获佳绩,斩获一系列省、市级荣誉,形成了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队伍。目前,河源中学共有教职工340人,其中高级教师占比近40%。

润物无声 厚植文明底色

文化浸润,涵养校园文明气质。近年来,河源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同样成果斐然。

每年的“六节”、“五大赛”、班歌比赛、研学旅行、心理活动周、天文观测等文武相济、新颖高雅的活动,让学生们乐于参加并在活动中提升文明素养。40余个学生社团绽放青春风采,从汉服社的文化传承到科普社的创新探索,从“学礼行礼”展示到社团文化盛典,将客家“谦让忠孝”传统融入现代校园生活,打造了河源中学独具特色的文化育人生态。

文明浸润不仅体现在思想层面,更体现在每一个细节。河源中学从校园环境入手,在环境布置、功能分区、景观建设等方面精心规划,力求通过环境育人,让每一堵墙、每一处角落都成为文化传播与价值引导的载体。56%的绿化覆盖率造就“城中公园”,千种植物与文明创建专栏、文化长廊等人文景观相映成趣……如今的河源中学,文明理念如春雨般无声浸润学生心田。

    上一篇:我市今明两日有强降水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