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源城区埔前镇陂角村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

乡村高颜值 振兴加速度

2025-07-23 10:53:03 来源:河源日报

image.png

■春沐源大道两侧绿意盎然,沿线民居错落分布,亮橙色屋檐连成一片,宛如一条亮丽的橙色飘带。本报记者 欧阳柳 摄

■本报记者 方新苗 实习生 罗宇璋

宽阔的柏油公路两侧绿植成行,整洁美丽的庭院门前种上花草,挂着醒目招牌的农家乐和小商店随处可见……走进源城区埔前镇陂角村,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干净整洁的村居相得益彰,一幅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陂角村是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陂角村抢抓发展机遇,在乡村治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方面重点发力,全力推进典型村培育建设,让乡村振兴成果惠及村民。今年上半年,陂角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超过135万元。

“村庄越来越美,返乡的村民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村委会妇女主任梁剑英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获评“表现突出集体”

今年5月,2025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召开,会上通报了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名单。其中,源城区埔前镇陂角村村委会获“表现突出集体”荣誉,受到了通报表扬。

漫步于焕然一新的春沐源大道,两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绿树掩映下,民居错落分布,亮橙色屋檐连成一片,宛如一条亮丽的橙色飘带,为大道增添了独特景致。

“原先很多村民在家门前支起两三米长的铁皮棚,庭院脏乱差。如今,村民们主动做好自家庭院清理,在庭院周边种起了花花草草。”梁剑英介绍,为了改变村民庭院脏乱差的现状,陂角村创新采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工作模式。“一方面积极联动国企、民企等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党员示范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形成多元共建的良好局面,实现村容村貌的整体提升。”

一开始,许多村民不理解。村干部一户户上门劝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采取“农户自筹+政府补贴+企业支持”的多元筹资模式,对积极参与的农户给予政策倾斜,争取村民主动配合改造。在村委会的鼓励引导下,春沐源大道沿线农户自筹资金167万元提升农房建设,村庄风貌进一步提升。此外,陂角村还充分整合央企、国企、民企力量,同步提升美丽庭院、人行步道和道路绿化,成功打造“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主村道,获评省级“美丽庭院”村。

文旅产业如火如荼

村民返乡创业就业

不久前,陂角村创新打造的“共享菜园”迎来收成。收割后的菜田褪去往日繁茂,花生晾晒在平地上,待水分收尽便装袋封存,随后供应大湾区游客的餐桌。

“共享菜园”是陂角村2024年10月创新打造的新项目,规划面积22亩。“共享菜园”将春沐源大道旁的零散土地整合起来,按每块地0.1亩进行划分,邀请城市居民认领菜园。农场将定期向客户反馈菜地情况,收获作物可自行采摘。

依托旅游产业带动,陂角村通过与国有企业合作、土地作价入股等模式盘活集体用地,打造更多优质文旅产业项目。在陂角桥南侧,杨家小院·棕榈岛成了新兴的网红打卡点。依山傍水的水吧、露营地和亲水活动空间等深受游客喜爱,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暑假高峰期游客日流量超1000人次,有效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发展。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陂角村环境越来越美、乡村经济持续提升,吸引了许多原本外出务工的村民返乡就业。目前,春沐源生态小镇项目已吸纳本村劳动力150余人,沈家土菜馆、杨家小院、白云墅等周边优质民宿、农家乐年均增收超过300万元。

村庄环境美了,游客多了,陂角村委会还鼓励村民发展民宿、农家乐等配套产业,发展庭院经济。“越来越多的村民利用自家庭院开办农家乐、小商店、土特产店,村里已经有20多家农家乐,每逢假期生意都很火爆。”梁剑英说,“还有些外出村民将闲置房子租出去做民宿或者饭店,每个月收租金就能收获几千块。”

如今的陂角村正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示范点,让人居环境更优美、乡村产业更兴旺、农民日子更红火。

    上一篇:和平队战胜湖南勇胜队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