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积极探索“红黄蓝绿”四色融合服务模式
促进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
■河源市鲲鹏职业培训学校推出“先培训就业再付费”模式,让家政从业者无忧上岗。本报记者 林梓楷 摄
■本报记者 林梓楷 通讯员 程子跞
3226名快递员、11811名网约车司机、1488名网络主播……这一串数据连接的是一个个新就业形态群体。
截至今年5月,我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20674人,他们灵活就业为主,或在网上接单、或在路上穿行、或在家中办公,一幅幅工作场景构成独特的新就业风景线。与此同时,如何切实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也成了新课题。
近年来,我市大力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积极探索“红黄蓝绿”四色融合服务模式,在实践工作中寻求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最优解”,促进全市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
【红色动能】 以党建引领助推行业发展
当下,鹰嘴蜜桃丰收季,连平县上坪镇鹰嘴蜜桃种植大户遭遇“幸福的烦恼”——大量鹰嘴蜜桃寄件让人应接不暇。顺丰(河源地区)的党员快递小哥主动靠前服务,专门组建“桃链快送”专班,在寄件需求较大的果园附近增设鹰嘴蜜桃快件收揽点,实现鹰嘴蜜桃产品“快收快寄”,进一步打通旺季水果快件揽收“最后一公里”,大大缓解农户的寄件压力。党员主动靠前服务,正是我市以党建引领全市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的生动注脚。
行业发展,党建先行。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推动市、县两级实现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全覆盖,指导滴滴、饿了么等企业成立党支部,发动快递行业积极创建“凝‘新’聚力 河‘蜂’同行”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注入了强力“红色动能”。目前,全市新就业形态群体党员(含流动党员)约300名。
此外,我市还先后出台《河源市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联席会议制度》《河源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综合保障工作方案》等文件,建立与新就业形态相适应的权益保障监管机制,扎实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各项工作,有效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
【黄色警戒】 以强化监管规范企业用工
讲安全、抓安全、做安全。在河源市爱家一百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下称爱家一百)的每周专题培训会上,总经理吴国柱坚持把安全培训列入重要议程,坚持“逢训必讲安全”。吴国柱说,常讲常记才能保证员工安全意识持续“在线”,尤其要把交通安全、财产安全、人身安全等重点细节讲深讲透,“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是对员工最大的负责。”
爱家一百的“安全思路”与我市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具体举措不谋而合。在日常工作中,市人社、司法、交通运输等部门根据新业态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和生产经营特点,先后举办新就业形态平台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河源市快递综合业务培训会、新业态劳动争议实务讲座等培训活动,宣传解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等政策文件,面对面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答疑解惑,提升新业态企业管理人员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人身安全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同样重要的,还有部门督导。我市充分发挥市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在行业领域拉起全链条强力监管的“黄色警戒线”,联动多部门常态化摸排督导快递行业、网络订餐、网约车等新业态企业用工、合同签订等方面情况,压紧压实用工主体责任,切实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
【蓝色行动】 以暖心保障织密服务网络
今年大年初九,河源市鲲鹏到家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鲲鹏到家)的小陈在上户服务途中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需支出一定的赔偿费和医疗费。为减轻小陈的经济压力,确保上门服务质量,鲲鹏到家立即启动员工保障应急机制,直接替小陈支付1300元赔偿金。“家政工作人员很不容易,能力范围内的我们都会尽量兜底。”鲲鹏到家主要负责人王龙表示,公司正积极探索“全员职工社保+商业保险+应急保障”模式,从生活、工作等方面织密员工保障网。
“让‘社保蓝’守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这是企业的标配。”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允许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在就业地按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大力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将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保障范围。
制度保障是“硬支撑”,暖心服务是“推动力”。我市通过抓点示范引领、拓宽入会方式、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号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组织,截至目前,全市新就业形态行业工会组织达134个,吸收会员19034名。同时,积极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急可如厕、累可歇脚、饥可热饭、伤可用药、闲可充电等“八可”暖心服务,累计打造骑手驿站、青年人才驿站和商圈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154个、24小时智能驿站14个,共服务3万多人次。
【绿色通道】 以有效沟通提升维权效能
“每个点都有工会代表,帮助员工向上反馈意见”“每月我们定期召开座谈会广纳员工意见建议”“和员工面对面、点对点交流是最直接的方法”……无论是在顺丰(河源地区),还是在鲲鹏到家,或是爱家一百,抑或是更多的新就业形态企业,以“有效沟通”进行劳动维权的绿色通道正在广泛普及,各种优化诉求的渠道变得越来越畅通。
在法律援助方面,我市深化法律援助+劳动仲裁衔接机制,在市人社部门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定期派驻执业律师驻点开展值班工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近寻求法律援助提供便利,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在市、县两级法律援助机构服务网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现“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审批”;充分发挥市三方联调中心作用,推动建立调援裁诉一站式服务工作站,参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据统计,2024年1月至今年5月,全市各劳动仲裁机构共受理涉及新就业形态领域案件92件,涉及92人,涉及金额298.41万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