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紫金县检察院检委会委员杨剑琴:

扎根基层十余载 司法为民守初心

2025-07-11 10:10:50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刘烨华

杨剑琴,现任紫金县检察院检委会委员、派驻龙窝镇检察室主任、二级检察官,她用十余载的坚守与奋斗,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铮铮誓言,书写在基层的广袤土地。2023年,她获评全市检察机关最美检察官;2024年,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优秀个人;2024年,被市检察院授予“全市检察机关优秀紧缺人才”称号。

积极学习锤炼党性修养

“党建是检察工作的根与魂。”这是杨剑琴坚定不移的信念,她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在紫金县检察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她将政治忠诚摆在首位,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活动,不断锤炼党性修养。

在她看来,胸前的检徽承载着党的无限信任和人民的殷切重托,唯有将这份忠诚融入每一个司法办案的细微环节,才能确保检察权始终为人民行使、让人民满意。十余载春秋,这份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成为她履职尽责最坚实的基石。

‌勇挑重担彰显党员本色

在刑事检察一线奋战的日日夜夜里,面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杨剑琴总是主动请缨,迎难而上。

王某某等人涉嫌职务侵占、诈骗、非法占用农用地一案,案情盘根错节,涉案人员众多,社会关注度极高。面对堆积如山的案卷材料,她认真地进行抽丝剥茧,和同事逐条梳理证据链条,逐人分析定性定罪的关键难点。部分嫌疑人态度顽固,拒不供述,一度让案件陷入僵局。杨剑琴展现出党员的智慧与韧性,坚持运用党的群众工作方法,深入了解嫌疑人的背景经历,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最终,她成功突破关键嫌疑人的心理防线,为核心证据链的固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整整45个昼夜的连续鏖战,专案组在法庭上以确凿的证据、清晰的逻辑和有力的指控,依法揭露了犯罪事实。

“小案”不小办‌

厚植为民情怀

在办理郑某诈骗案时,杨剑琴展现了超越“就案办案”的视野。案件依法办结后,她并未“一诉了之”,而是在后续工作中了解到一个令人揪心的细节:郑某因为是“黑户”,多年来一直无法正常就业、就医,甚至连基本的社会保障都无法享受。

杨剑琴化身“协调员”,积极奔走,主动与公安机关、民政部门、郑某户籍所在地镇政府等多个单位沟通协调。经过大量细致的工作和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帮助郑某解决困扰其多年的户口落户难题,为其回归正常生活打开了大门。

随后,杨剑琴以郑某案为切入点,在紫金县检察院党组的全力支持下,牵头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对辖区内潜在的户口登记管理问题进行专项调研和监督。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组织召开多部门联席会议、推动建立长效的信息共享与协作机制等方式,帮助辖区内27名无户口人员解决了落户问题。

这是“办理一案、治理一片”司法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杨剑琴和同事们通过一个看似普通的案件,延伸了监督触角,推动系统性问题解决,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成为党建引领下检察工作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活例证。

新征程充满光荣与梦想。杨剑琴表示,她将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和人民检察官的神圣职责,继续紧握法治的薪火,以办好每一起案件、处理好每一件群众诉求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上一篇:助力200万件鹰嘴蜜桃销往全国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