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经济激活发展密码
江东新区农文旅体商融合释放经济增长动能
■2025河美共赢江东新区临江镇“政企民”杯篮球联赛小组赛比赛精彩瞬间。
■2025河美共赢紫金县教育系统“紫金蝉茶杯”篮球联赛开幕式。
3月30日,2025河美共赢江东新区临江镇“政企民”杯篮球联赛小组赛在临江镇火热进行。截至目前,江东新区大区赛已完成14场比赛。这场超900人次参赛的全民体育盛事,通过“体育+文旅+消费”模式,带动越王山风景区、雅色村采摘经济、非遗美食等多元业态发展,成为串联当地文旅资源、激活特色产业的重要纽带,有效助力“百千万工程”。
2025河美共赢紫金县教育系统“紫金蝉茶杯”篮球联赛开赛
59所学校118支队伍参赛
4月1日,2025河美共赢紫金县教育系统“紫金蝉茶杯”篮球联赛正式开打,拉开为期6个月的赛事序幕,紫金59所学校、118支队伍、1000余名运动员将一同奏响全民健身热潮的强音。
揭幕战在佑文中学队、尔崧中学队之间打响。当天上午,一声哨响后,两队学生迅速展开攻势,配合默契,抢断、传球、跑位、投篮一气呵成,快攻、突破、防守,扣人心弦的角逐让双方比分胶着攀升。最终,佑文中学队以22比32负于尔崧中学队。
此次篮球联赛由紫金县教育局、紫金县总工会主办,紫金县文广旅体局协办,分学生、教师两个组别,全县共59所学校、118支队伍参赛,参赛运动员超1000人,让师生在篮球运动中强身健体、锤炼意志。比赛时,分片区赛、县级赛两个阶段比赛,采用“小组循环赛+交叉淘汰赛”混合赛制,时间为3月至9月,赛事超300场。
“体育活动是磨砺意志、增强体质的重要途径。”紫金县佑文中学的体育老师余钢认为,此次篮球联赛的举办,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篮球运动水平,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还能让他们在比赛中感受快乐、收获成长,为校园体育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篮球联赛不仅聚焦体育运动,更将文艺融入其中,为赛事增添独特的文化韵味和艺术风采。在开幕式上,紫金县城第三小学的学生们化身活泼的“小狮子”,带来俏皮的舞蹈表演《学狮乐》;佑文中学的学生们带来别开生面的舞蹈表演《骁》,诠释篮球运动的魅力;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的学生们用《采茶》舞蹈再现采茶人劳作场景,让现场观众感受紫金蝉茶的茶韵幽香;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带来花朝戏剧目选段——《你我鸿雁两分开》,带领大家穿越时空,聆听百年非遗的深情吟唱。
特色美食香飘赛场
“从小吃到大的酥角和麻蛋仔,看到了都会买些自己吃或者送人,好吃又实惠。”返乡青年肖文说。赛事现场,非遗美食与农特产品展销区成为“人气高地”,古竹镇市级非遗“杨氏隆益饼店”的酥角,香气四溢,色泽诱人,吸引游客驻足品尝;临江镇的金霸米粉、萝卜粄等传统小吃现场制作演示,让市民在观赛之余感受“舌尖上的江东”。
在古竹镇雅色村,特色水果采摘园与赛事联动推出“采摘+观赛”体验项目,游客在观赛之余,可走进园内体验采摘乐趣,感受田园勃勃生机的乡村魅力。据介绍,采摘园内的草莓、圣女果、桑葚等特色水果通过现场展销、线上销售等渠道远销珠三角,成为乡村振兴的“甜蜜产业”。
赛事期间,金霸食品有限公司依托篮球联赛的客流,推出优惠直降活动,游客在观赛之余可在现场及线上购买杂粮米排粉、淮山米排粉和精品米排粉等农特产品。据统计,赛事举办期间,持续带动非遗美食销售增长,麻蛋仔、酥角的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10%,金霸米粉、越王山岩茶、金丝皇菊等特色商品广受消费者青睐,回头客源源不断,特色美食和农特产品纷纷借势“出圈”。
赛事赋能山水经济
位于古竹镇的越王山风景区,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其丹霞地貌和南越王文化底蕴成为篮球赛事的“天然会客厅”。景区内山峦环抱、溪流逶迤,有陡峭的登天栈道、登高望远的摘星亭,在越王山下的道路两旁,杜鹃花、木棉花、黄花风铃木争先开放,吸引游客前来打卡。白天,游客们在山上的玻璃栈道上漫步,远眺山水田园风景,傍晚则前往篮球赛场观战,感受乡村篮球的热血激情。
自该篮球联赛开展以来,江东新区依托赛事流量,将体育竞技与文旅体验深度结合,打造“观赛 + 旅游”精品线路,持续发力推广越王山风景区“飞拉达+登山”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带动景区、周边民宿、农家乐等联动发展,实现“体育引流、文旅消费”的双向奔赴。
河美共赢篮球联赛的持续升温,不仅为江东新区带来短期流量,更在长远层面推动农文旅体商深度融合。江东新区社会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赛事以“小篮球”撬动“大产业”,为文旅资源搭建了展示舞台,更让非遗美食、特色农产品从“养在深闺”走向“广为人知”。接下来,江东新区将继续探索“体育 +”多元模式,通过赛事引流、文化赋能、消费提质,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持久动力。
班班有球队
校校有赛事
河美篮球联赛助力紫金提交体育教育别样答卷
4月1日启动的2025河美共赢紫金县教育系统“紫金蝉茶杯”篮球联赛,以校园篮球班级联赛为载体,交出了一份别样精彩的县域体育教育答卷。
今年3月至7月,紫金县将组织全县59所学校开展校级篮球比赛,要求班班有球队、年级有比赛、每周有安排,让学生们跑起来、喊起来、笑起来。从小学到高中,从乡镇到县城,各中小学校利用体育活动课、周末或小长假,开展校内篮球体育周赛、月赛、季赛,逐步形成“普及型与竞技性”相结合的校园篮球竞赛体系。此外,紫金县还要求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推广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班级联赛,每班不少于2场,实现“校园赛事、全民共享”目标。到9月份,举办教育系统县级赛,持续擦亮“河美共赢”品牌。
据了解,今年2月,市教育局发布《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通知》,明确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市中小学校普遍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全面落实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推进落实中小学校每天1节体育课。
紫金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该局始终将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视为重中之重。如今,各地中学全面实行双休制,深入推进“双减”政策,同时也为避免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希望通过河美共赢篮球联赛这一突破口,引导和鼓励更多教职工、学生参与篮球活动,享受运动乐趣,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增加新玩法,带领孩子们“玩”出新花样,缓解“小胖墩”“小眼镜”“小豆芽”等问题,助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推动校园体育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本版统筹:曾競 ■文/图:本报记者 朱晓颖 彭冲 肖斌 杨李维 特约记者 廖志良 黄从高 甘建楼 ■制表:吴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