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连平县上坪镇旗石村

“竹海讲事亭”化解村民纷争

2025-03-14 10:11:31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谢全建

一张石桌、几条石凳,双方说纠纷,村干部当“判官”。连平县上坪镇旗石村设立“竹海讲事亭”5个多月来,已圆满调处纠纷8宗,村民纷纷称好。

去年9月,旗石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的建议付诸实施,选择一处既是竹山下、村道边,又是溪水旁的地方,安放几条石凳,围着一张石桌,竖立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竹海讲事”,专门解决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

当然,这些纠纷不是这么轻易就被调解的。但村干部有耐心,一次不行,就来两次、三次,直至当事各方心服口服,握手言和。

谢这道(化名)、谢这科(化名)兄弟俩于1986年分家。2018年,谢这道把父母生前耕种的一块0.4亩农田确权到自己名下,然后把农田租出去,每年收取租金。谢这科认为,父母留下的责任田,自己应该继承一半,租金也应该分得一半。今年3月1日,兄弟俩来到“竹海讲事亭”,请调解员调解。经调解员分析双方的家庭情况、劳力等,一一解疑。很快,兄弟俩达成共识,谢这道同意将该田的承包权和租金归谢这科所有。

谢那提(化名)与谢那菊(化名)是妯娌关系。最近,村里建设一个污水资源化利用处理池,征用了谢那菊的土地12平方米。施工时,谢那提制止,说用地界址不清,占用了她的地方。调解员当即实地走访、调查,制定调解方案,约定双方来到“竹海讲事亭”,把情况讲清楚。待双方情绪稳定下来,再约施工队,四方在施工现场就地解决问题。最后,施工队调整施工方案,挪动位置,不再占用谢那提的地方,纠纷圆满解决。

旗石村第一书记谢志勇称,村民纠纷多为生活琐事、劳作小事,其成因大多是缺乏有效沟通。只要调解员积极走访,认真倾听民意、调查核实、耐心调解,合理运用方式、方法,双方心结一旦打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旗石村把村民的烦心事照单全收,调解员善于修复亲情的裂痕,使兄弟、叔侄、妯娌、邻里之间重拾信任与温情。

    上一篇:小积分撬动大文明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