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我市春季造林拉开帷幕

人勤春早植树忙 掀起绿化新热潮

2025-03-12 10:11:37 来源:河源日报

image.png

■龙川县赤光镇石圳村造林现场

■文/图:本报记者 陈星

春风催新绿,植树正当时。3月的河源大地,处处生机盎然,迎来了一年中植绿的最好时节。连日来,全市各地紧紧抓住气温回升、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春季造林工作,在“爱绿、植绿、护绿、兴绿”上下功夫,迅速掀起春季植树造林的热潮。今年全市计划完成林分优化30.83万亩、森林抚育24.37万亩。

人勤春早植树忙

3月5日,省林业局开展“2025绿美广东春季造林记者行”新闻采访活动,组织10余家媒体记者走进龙川县赤光镇石圳村造林现场。200余名造林工人忙碌地挥动锄头挖穴、栽苗、培土,一株株新种植的红锥、火力楠、木荷、枫香等乡土树种在春风中盎然挺立,为河源乡间增添片片新绿。

龙川作为全省林业大县和“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现有林业用地面积351.48万亩,油茶种植面积47.89万亩。2025年龙川县林分优化(低质低效林改造)任务为2.12万亩,截至2月底已完成1.7万亩备耕工作,乡村绿化计划植树60.9万株,目前已种植苗木超2.2万株,为全市春季造林开了一个好头。

据悉,今年龙川县将结合新205国道、梅龙高铁、汕昆高速等重要交通主干道,以及龙川新城、龙台山郊野公园等重点区域规划林分优化造林地块,规划营造7个千亩以上森林景观大斑块。“龙川县切实推进春季造林作业设计编制和审批、财政评审、项目招标、项目进度等工作,抢抓林时。”龙川县副县长陈育晚说。

“今年林分优化工程需用苗约120万株,目前全县苗木储备量近200万株,其中油茶良种苗约占20%,苗木储备充足。”龙川县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巫建强介绍,该县春季造林以红锥、木荷、火力楠为主,并选用景观较好的枫香配置。采用“带状混交”的方式,进行混交种植,此外,全县还将种植油茶2.3万亩。

春日掀起“植树热”

龙川县春季造林是全市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的缩影。今年以来,我市以绿美河源生态建设为目标,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积极筹备苗木供应工作,全面展开春季绿化攻坚。各县区、各部门积极响应号召,抢抓2025年造林时节,集中力量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推动绿美河源生态建设迅速起步。

春季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为按时按质完成植树造林任务,我市提早谋划,积极筹备苗木供应工作,按照“订单育苗、定向供苗”要求,提前与育苗单位沟通,明确苗木品种、规格及出苗时间,掌握全市苗木供需情况,全力确保苗木储备。目前,已储备林分优化苗木2442.06万株(含油茶)、城乡绿化苗木139.04万株,备有木荷、黄花风铃木、枫香等树种。

春节过后,我市各县区、各部门纷纷带头开展春季植树活动,广泛发动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参与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紫金县九和、黄塘、蓝塘等镇陆续开展2025年乡村绿化主题植树活动,为绿美紫金生态建设注入“绿色动能”;团市委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源城区源南镇白田村开展“绿美河源·青年先行”2025年河源市“青年林”植树志愿服务活动,栽下2025年首片市级绿美青年林示范林。

统筹推进造林工作

为抢抓春季造林的有利时节,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工作,我市于去年10月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谋划2025年林分优化地块落实及苗木保障工作,并将任务提前下达至各县区,明确植树造林的时间节点和任务,推动各县区比学赶超、争先创优。

今年,我市提早部署,以推进“四大工程”为抓手,实施“聚绿千亩·林质跃升”大面积高质量森林斑块打造行动,重点提升“两江两库两山一区一带”森林质量,计划完成林分优化30.83万亩、森林抚育24.37万亩,打造千亩以上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大斑块50个。同时,开展“河力绿美·串珠成带”行动,通过“两提升三示范五坚持”,全力推进县、镇、村绿化提质增效,助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提速增效。

“连日来,全市各工程队已上山,抢抓春雨到来的造林黄金期,集中力量开展植树造林,确保5月底前全面完成林分优化任务。”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抓实绿美生态建设要素保障,强化资金保障,加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质量监管,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探索人才“储备库”建设,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动绿美河源生态建设,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上一篇:我市进入强对流天气高发期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