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和平县不断扩大“绿美版图”

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2025-02-27 10:19:38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叶春雨

自绿美生态建设的号角吹响以来,和平县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8”具体安排,以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为抓手,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大抓林下经济发展,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全社会爱绿护绿意识,不断扩大和平“绿美版图”,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打造典型示范。2024年,和平县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任务8.37万亩。其中,林分优化3.43万亩、新造林抚育3.33万亩、森林抚育1.61万亩。森林结构明显改善,森林质量持续提高,呈现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植被。同时,融合现有古树公园、森林公园等资源,精心打造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其中,古树公园示范点规划建设面积3084亩,已完成封山育林1522亩、森林抚育1050亩、大径材培育450亩、古树修复13株,建设森林步道1.6公里;翠山竹海森林公园示范点规划建设面积1522亩,已完成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露天剧场、观景亭及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打造生态宜居城乡环境。2024年,和平县开展“全民同行·和力绿美”系列活动,累计完成县镇村绿化苗木种植18.51万株,完成率115.78%,种植树种有闽楠、香樟、桂花、小叶榕、竹柏、油茶、火力楠、黄花风铃木、樱花、阴香等30余种。在打造“2+18”绿化美化示范镇、村基础上,建设森林城镇1个、森林乡村2个、绿美红色乡村1个、绿美古树乡村1个。同时,结合城市更新,以拆违建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立体植绿等方式增加城镇绿地;以增绿、提质为主线,将绿化工作与乡村业态相融合,全面提升乡村绿化覆盖率,打造生态宜居的绿美城乡环境。此外,在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沿线1公里可视范围内,实施林分优化、森林抚育4.57万亩,保护生态景观林带,推进森林绿道建设,推动邻近的古村落、历史遗迹、自然公园等串珠成链,全面提升绿色通道品质。

积极发展绿色富农产业,壮大林下经济。一是加快推进油茶产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目前,该县完成油茶新造5万亩、低改及抚育5.65万亩,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27.8万亩,茶油产量提升至6200吨/年,年产值达8.47亿元。二是加快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立足丰富的竹资源优势,抢抓“以竹代塑”和“双碳”发展机遇,加快推进竹产业循环产业园和竹制品精加工产业园项目建设,推进竹材分解、初级加工、精深加工三级竹产业生产体系建设;成功引进中晟科技、绿托科技、保林实业等一批优质企业落户竹产业园区,为竹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竹产业从传统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和平县建有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个、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0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7个、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示范社7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3个、省级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1个、省级林业家庭林场5个、省级南粤森林人家5个。

    上一篇:@所有女同胞,福利来了!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