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区法院顺利执结一起劳动合同纠纷案件
追回8名工人被拖欠2年工资
○本报讯 记者 刘烨华 通讯员 徐晓曦 王丽莎 “感谢法官,拖欠2年多的工资终于拿到手了。”近日,源城区法院顺利执结一起劳动合同纠纷案件,成功帮助8名劳动者追回16万余元劳务报酬。
这是源城区法院开展治理欠薪冬季行动的一个缩影,执行干警用实际行动解决群众的烦“薪”事,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据介绍,刘某等8人就职于某配送中心,因迟迟未按约定收到劳务报酬,无奈之下,刘某等人将某配送中心及其经营者邱某、杨某诉至源城区法院。经审理,判决某配送中心、邱某、杨某向刘某等8人支付劳务报酬共计16万余元。某配送中心不服,向市中院提起上诉,经二审审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但案件判决生效后,某配送中心仍未向8名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
2024年10月,刘某等8人向源城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源城区法院立案执行后,立即采取行动,对被执行人发起财产查控,查封了邱某名下的房屋,冻结了杨某名下的银行账户。但是,查控结果反馈显示杨某账户并无存款金额,而对房屋进行评估拍卖的时间又比较长。为解8名劳动者的燃眉之急,让他们早日拿到应得的劳务报酬,执行法官电话传唤某配送中心实际负责人杨某到源城区法院,当面对其进行释法说理,告知其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严重性及抗拒履行的不良后果,甚至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等司法处罚。
“你们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下,他们辛辛苦苦为你们做工,你们却一直拖欠他们的工资。他们需要这些钱养家糊口的……”执行法官耐心劝导,法与情“双管齐下”,在强大的执行威慑和释法说理下,杨某当即表示愿意支付案款,并当场电话联系家人、朋友筹措资金。
见杨某积极筹款履行义务,执行法官一鼓作气,组织双方当事人现场协商与沟通。杨某的行为,刘某等人也看在眼里,双方的态度逐渐和缓。在法官的协调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已经离职的刘某等4名劳动者,杨某现场一次性支付76686元劳务报酬;仍然在职的王某等4名劳动者,也与杨某达成分期履行的协议。至此,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该案成功执结。
据悉,2024年以来,源城区法院共发放477笔涉工人工资执行案款,合计1807.9万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