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监管局以排查防控质量风险为目标,不断夯实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支撑
保障饮食用药安全 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深入推进食用农产品快检能力建设,加强食用农产品进入市场销售环节后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有效提升了我市市场销售环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与此同时,为加强药品上市后监督管理工作,发挥药品抽检在发现药品质量问题及风险中的作用,切实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市市场监管局结合监管实际,坚持以服务药品监管工作为宗旨,以发现问题为导向,以排查防控质量风险为目标,全力做到重点突出、合理覆盖。
今年1月—12月,全市共快检食用农产品15.14万批次,完成率为102.61%,合格率为99.39%,处理不合格食用农产品1217.17公斤。全市共完成省下达的药品监督抽检任务550批次,其中包括省管环节180批次,零售和使用环节370批次,合格率100%。
全力推进快检工作
不断提升工作效能
2024年,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列入省“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我市高度重视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将快检工作列入重点工作来抓并列入市食品安全考核内容。为确保我市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市场监管局专门制定下发了有关方案,对快检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对规范食用农产品检测各项制度,抽样流程、检测、快检产品、设备管理、快检结果信息公示及快检不合格农产品处置等方面都作出明确要求,确保快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高质量完成快检批发任务。
在细化措施,全力推进的同时,加强沟通联系,及时督促指导。完善质量体系,规范快检流程。快检室建立相应的快检制度,从规范操作规程,到人员计划培训、试剂验收、设施设备校准维护等制度,形成闭环的管理体系,要求快检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开展快检工作,保证快检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规范不合格产品的处理程序,监管部门对快检发现问题产品的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及时进行监督检查或结合年度食品抽检任务进行抽样检验,根据检验结果依法处理。督促食用农产品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按月或按季度统计并通报市农业农村局,及时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抓好业务培训,确保持证上岗。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快检人员快检技术操作水平,今年以来,我市组织开展食用农产品快检培训(理论加实操)共6场次,考核通过率100%,42名快检操作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强化快检宣传,扩大社会效应。我市积极开展“你送我检”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公开日活动,在开展宣传、答疑解惑的同时,对群众自行提供的蔬菜、水产、肉类、鲜蛋等各类食用农产品样品中的农兽药残留等进行免费检测,并现场或短信告知检验结果。今年以来,我市共开展10场次开放日活动,发放普法宣传单张3000余份,增强了市民的参与度和知晓度,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强化工作指导,提升工作效能。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多次到县区局对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进行专项督导,并就发现问题予以通报反馈,要求各县区局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自检,列出问题清单,确定责任,逐项解决、落实整改相关问题。当前我市快检各项工作运转平稳,2023年在省考核评价随机选取的5个市场中,4个市场获得优秀。
着力提升抽检工作
强化药品监督检查
市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药品抽检工作,认真研究抽检任务和抽样要求,建立我市药品抽检工作台账,明确专人负责药品抽检工作,制定下发有关方案,将抽检任务科学分配给各县区局、直属分局落实,确保抽样工作顺利开展,圆满完成。
在精心组织,明确任务的同时,通过监检结合,提高靶向。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监检结合,按照药品抽检工作实施方案计划和要求,省管环节药品监督抽检做到“五个全覆盖”。严格开展广东省集采中选品种、广东省进口化学药品监督抽检、公共卫生用药、药品生产监管、掺杂掺假、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治用药、妇女儿童用药、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跟踪抽检、网络销售线上抽检等9个专项,按要求做好日常抽检、应急(执法)抽检和药包材抽检。零售和使用环节药品监督抽检根据辖区实际分解和细化任务,做到“四个侧重”。抽检前强化对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将抽检工作与监督检查有效衔接,着力提升抽检工作的“靶向性”,确保高质量完成抽检任务。
统筹兼顾,狠抓落实。抽检过程中,市市场监管局持续跟踪各县区局、直属分局抽样进度,实行月提醒制度,每月月底由专人负责统计本月抽检进度并及时提醒,建立药品抽检粤政易工作群,各县区建立药品已抽样清单并及时上传工作群,避免重复抽样,确保我市严格按照药品抽检任务和抽样要求落实好本辖区内抽检工作。
强化培训,保证质量。聚焦2024年“两品一械”省抽任务,创新举办河源市2024年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抽检培训暨药品化妆品抽检技能竞赛,培训综合运用集中研讨、现场教学、典型示范等方式方法,增强培训实效性和趣味性,实现了以赛促学、以学促干的目的。
提升技术,夯实基础。截至目前,市药品检验所共具备170个药品领域参数资质(含洁净区环境),常规检项能力参数覆盖率达100%;化妆品领域具备452个参数资质,常规检项能力参数覆盖率达100%,检验检测能力覆盖理化检验、微生物、日用化工产品等三大类别,提前完成“十四五”任务目标,实现药品化妆品常规检项能力达到100%全覆盖目标,并成功加入药品检验实验室全省一体化体系建设第三批试点单位。(本报记者 张伟燕 通讯员 杨宪利 陈其生 戴小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