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阳明镇:推动三产共兴 做强镇域经济
■本报记者 叶春雨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和平县阳明镇深入挖掘镇、村特色,围绕美丽圩镇建设、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建机制、树典型、聚合力,积极融入、服务县城发展大局,把“百千万工程”的“施工图”转化为阳明土地上的“实景画”,用奋斗激情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城乡融合发展。阳明镇立足城区镇的发展定位,规划建立“中心城区+四类村庄”的城乡融合发展体系,科学编制城区建设方案,因地制宜谋划片区发展方向。其中,中心片区重点做旺商贸业,其他片区重点发展特色产业,以重点片区出新带动全镇出彩。阳明镇着力突出“阳明文化+特色农产业”的发展思路,形成东、南、西三个片区“一片一业”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其中,南部片区重点培育茶叶、肉鸡种养产业,东部片区重点挖掘生态旅游资源,西部片区重点发展乡村民宿休闲业。
加快项目建设,树立美丽圩镇阳明样板。阳明镇坚持党建引领,高起点谋划、全方位统筹,全面提升圩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打造美丽圩镇阳明样板,发挥城区镇示范引领作用。目前,阳明镇完成了美丽圩镇入口通道、美丽示范主街、主街道房屋外立面提升、美丽圩镇客厅、干净整洁农贸市场、美丽河道、绿美生态小公园等改造提升,尤其是美丽示范主街项目——福和大道建成通车后,县城交通水平和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圩镇面貌干净、整洁,着力打造了美丽圩镇阳明样板。
做旺做强商贸业,全面提升镇域消费服务水平。阳明镇大力打造商圈经济,全力推动印象新天地商业综合体建设,全面提升消费服务水平。印象新天地购物中心是和平县体量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城市综合体,总占地面积25069平方米,拥有停车位约1000个。阳明镇以印象新天地为中心,联动百盛广场、东方商城等老牌商场,开展丰富多样的会演和展览,并依托阳明特色夜市等夜间经济、地摊经济业态,宣传推广阳明文化和和平特色美食,吸引市民、游客打卡消费,打造业态丰富的县域高品质购物消费场所。
发展特色种养,壮大村集体经济规模。阳明镇统筹整合产业扶持资金建设的产业基地,落户于星星村碧坑自然村石背坑,占地面积650亩,计划投资7000万元。该产业基地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重点发展高效肉鸡、林下经济(以药材为主)、生态肉猪等特色种养项目。据介绍,阳明镇有19个村共计548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入股该产业基地,每村每年可获得入股资金7%的固定收益。截至目前,该产业基地建成的7栋鸡舍每年可出栏肉鸡51万羽,每只鸡毛利3.8元,一年收益近200万元。
打造特色旅游线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位于阳明镇均通村的仙女灵石是一座海拔830米的石山,是和平八景之一。仙女灵石山下还有古庙、清泉、岩洞等景点,石山半腰处有个小庙堂。阳明镇加强对仙女灵石及其周边历史遗迹的保护,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优化旅游服务。同时,立足谢洞村、富联村、梅径村生态农产品资源,形成“品文化—尝果子—赏风景”的特色线路,加快打造阳明文化与阳明金柚、富联隆奇橙、粮溪绿茶相结合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