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个点位24小时360度动态捕捉监控万绿湖
智慧系统赋能防溺水
■本报记者 刘昕
■通讯员 张乐欣 陈保羽
酷暑时节,是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期。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危险水域仍有市民游泳的身影。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我市多方合力扎实做好防溺水工作,织密防溺水安全网,发布游泳安全警示,呼吁市民不要野外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已发布智能预警信息
1500多条次
“防溺水工作主要受限于‘看不见’。” 谈到防溺水工作的难点,东源海事处工作人员介绍,河源辖区“点多、线长、面广”,但辖区视频监控点位有限,无法兼顾整个辖区。
为有效解决“看不见”的难点,东源海事处(东源县水上搜救分中心)去年与相关部门联合打造了广东省首个防溺水智慧监控预警系统。该系统主要基于中国移动5G云网覆盖优势及大数据智能分析底座进行建设,打通了县、镇、村、网格四级防溺水预警工作流程,重点解决当前存在的“现场看不见、基层人员没抓手、防救联动机制不完善”三大痛点。
“东源海事处全方位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将防溺水智慧系统与监管指挥系统、海事之眼等海事业务系统结合起来,对160个重点点位进行24小时360度动态捕捉监控,并通过系统预警与远程喊话等方式劝离涉水群众,及时消除潜在溺水风险。”东源海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项目第一期已建设新回龙镇、新港镇、锡场镇、半江镇、双江镇、涧头镇6个新丰江水库库区防溺水监控点160个及预警平台系统1套,建立了1+2+6+N(1个县级枢纽中心、2个使用管理中心、6个镇级分控中心、N个村级分控中心)的系统实施架构。该预警平台可采用“双线(危险区域警戒线、涉水线)、两景(岸边下水、船只下水)”智能识别系统,有效实现隐患排查自动化、事件管理网格化、流程防控精细化,并初步实现“预警、管理、救援、分析”四个智能化。截至目前,东源海事处运用防溺水智慧系统发布智能预警信息1500多条次。
专业人士建议
去正规场所游泳
河源蓝天救援队队长雷波表示,防溺水宣传非常有必要。今年以来,蓝天救援队走进社区、学校、乡村、企业、共建单位开展公益防溺水培训100多场,培训人数超过1万,有效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意识。
雷波介绍,我市新丰江、东江水域水流湍急且冰凉,水下情况复杂,在野泳时,可能会遭遇暗流、漩涡、水草、岩石、淤泥等,容易发生意外,建议市民到正规的游泳场所游泳。一旦发生溺水,可采取以下自救措施: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尽量让身体放松,头向后仰,成“大”字形,让口鼻露出水面,双手和双腿有规律地划水,使身体保持平衡和漂浮状态。如果周围有可以利用的浮力物,如木板、塑料泡沫等,尽量抓住它们以增加浮力。
如果遇到有人溺水,应及时呼救,拨打110、120,短时间内将求助信号传达出去。不熟悉水性或水域的情况下,请勿盲目施救,千万不能手拉手施救,万一落水者力气比较大,将人拉下水容易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施救时不要从溺水者正面下水,要从溺水者的上游下水,同时要稳住溺水者的情绪,巧妙地从溺水者的背后实施救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