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不断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不断进发
引入“金融活水”浇灌科创之花

核心提示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金融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正为河源高质量发展特别是科创发展持续增添强劲动力。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59.44亿元、37.48亿元和11.95亿元,获贷率分别为69.65%、62.06%和78.43%,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77个、10.4个和12.46个百分点,分别居全省第六、第八和第九位。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探索金融服务科技新路径,着力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生态,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据悉,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分行会同市科技、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联合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管委会,筹集风险准备资金总规模3955万元,截至6月末,累计撮合科技企业贷款金额达9.6亿元。
在助力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我市金融部门驰而不息,推动新质生产力在河源不断迸发,让新质生产力成为河源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源泉。
政策春风劲吹 释放金融力量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今年年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助力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助力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全过程创新链。
为做好科技金融各项工作,我市金融部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此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工作的通知》《河源市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能力、强度和水平。协同市科技局等部门成立联合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管委会,帮助企业化解融资难题。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粤科融”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的精准支持力度。推行科创企业“名单制”管理,开展金融服务制造业“首贴户”专场行动,不断强化银企对接效率。
金融机构推动 政银企携手并进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分行与各县区政府签订《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组织开展金融政策宣讲、政银企融资对接等专题活动,加大支持银企融资服务力度,搭建政银企沟通合作桥梁。截至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分行已与连平县、源城区、和平县完成了合作协议签订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分行积极推动筹集政府性信贷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各类资金。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分行积极参与、协同制定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和贴息资金、乡村振兴信贷风险补偿金、市县科技联合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等政银企“三方”合作资金,支持银行机构降低信贷成本、精准信贷投放、提升风险保障、完善多方合作。
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分行与政府部门不定期进行座谈研讨,形成工作合力,深入银行、企业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了解银企经营发展状况。同时,加强对政策的宣传推广,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到政策红利。
构建金融赋能平台 助企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金融机构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设备更新再贷款在河源落地见效,成功投放首批符合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要求的科技贷款。截至6月末,河源市银行机构已发放符合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要求的科技贷款600万元、技术改造贷款2700万元。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分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今年5月,联合市发展和改革局召开金融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融资对接工作调度会,搭建政银企沟通交流平台,疏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项目申报工作的难点堵点。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河源市分行强化融资对接,指导中国银行河源分行举办科技创新、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专场活动,共吸引80多家企业参会,达成授信融资意向超2亿元;指导交通银行河源分行协办好2024年河源市高新技术企业工作会议,针对我市科技型企业全周期需求,开展“交银科创”科技金融服务方案宣讲,现场共吸引1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参会。
紫金农商银行开展“整园授信”,为紫金县紫城工业园“整园授信”5亿元,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县域经济繁荣发展。同时,该银行强化产品创新,推出了“专精特新贷”“园区贷”“厂房贷”“紫商贷”等产品,重点对接服务好园内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助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整园授信”为企业降低了融资成本,让企业能够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科研和扩产中,迎来新发展。
推动技术创新升级 把服务送到企业
“没想到知识产权还能质押,金融好政策能帮助我们企业专注激光领域的技术研发,迈入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中。”铭镭激光智能装备(河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初,该公司为了抓住市场机遇,与苏州科顺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引进一批先进的激光设备和技术。但资金缺口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在此关键时刻,东源农商银行主动介入,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套创新的融资方案。通过评估铭镭激光智能装备(河源)有限公司拥有的24套机器设备及169项专利的价值,将其作为借款的抵押和质押担保,东源农商银行为该公司发放了597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其中知识产权质押部分高达496.52万元。
东源农商银行积极履行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发挥主体作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把服务送到企业,解企业之难,助企业发展。铭镭激光智能装备(河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资金的注入,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压力,我们有信心、更有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在紫金县紫城工业园建设初期,作为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润和电器科技(河源)有限公司先行进驻园区。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紫金农商银行的2000万元贷款助力了企业发展。增资扩产后,我们的营收更好了,也能帮助当地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文:本报记者 雷宇烁
■图:本报记者 邓宇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