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不断推进油茶保险普及
油茶“上保险” 增收少风险
□本报记者 陈星
进入六月,我市各地的油茶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放眼望去,一株株油茶树染绿了山坡,新结的鲜果更是令人喜爱。作为广东省最大的油茶产区及重点发展区,河源拥有1500年的油茶种植历史,目前油茶种植已覆盖全市所有县区。
近年来,我市油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油茶产业正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迈进。油茶保险作为促进油茶产业发展的有力工具,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了解,油茶保险在2022年至2023年是地方特色险种,保险费由省级财政和农户共同承担。今年起,油茶保险被纳入政策性森林保险范围,省、市、县三级财政补贴共60%,农户负担40%。
及时理赔保障农户利益
油茶保险不仅为农户提供了风险保障,更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雪中送炭的作用。去年10月,受暴雨恶劣天气的影响,龙川县田心镇甘陂畲族村油茶种植户蓝云添的油茶鲜果产量大幅减少。幸运的是,她于去年3月在中华财险河源中支购买了“地方特色油茶保险”,自缴保费0.77万元,其他保费由财政补贴,补贴占全部保费五成以上。
在接到报案后,中华财险河源中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查勘、定损工作。在确定受灾面积为30亩后,该公司开通了理赔绿色通道,以“快、简、暖”的理赔服务及时地向农户支付了赔款1.56万元。
“幸好购买了油茶保险,不至于亏本。”蓝云添感慨道。这次的保险理赔,不仅让蓝云添深刻体会到了油茶保险的重要性,为其他种植户树立了信心,也彰显了中华财险河源中支在保障农户利益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较于传统种植保险,油茶保险作为广东省地方特色险种之一,其保险责任更加宽泛。“油茶保险不仅保障油茶树体,也保障油茶鲜果,尤其新增加保障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导致的油茶鲜果减产损失,有效提高油茶产业抗风险能力,解决了油茶经营者的后顾之忧。”中华财险河源中支副总经理钟亮介绍说。
全市承保面积达8.3万亩
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然而,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等多种影响,油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为了降低这些风险,保障农户的收益稳定,在2022年被纳入油茶保险试点后,我市制定了《河源市保险工作方案(试行)》,第一时间为油茶种植户量身定制“油茶树体”和“油茶鲜果”保险工作方案,为油茶产业保驾护航。
通过大力发动油茶经营主体参保,我市油茶保险承保面积不断扩大,让广大油茶种植企业及农户吃下“定心丸”。据统计,去年,我市油茶种植面积共98.9万亩,油茶保险承保户数达到50户,理赔户数34户,承保面积8.3万亩,理赔面积8552.8亩,保险赔付资金318.89万元。
“油茶保险能够有效分散和化解油茶生产风险,为农户提供基本保障,促进油茶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市油茶行业协会会长张金辉表示,目前我市只有保险意识比较强的部分油茶企业和农户投保了油茶保险,从上年情况来看,企业对保险公司的理赔速度和理赔金额是满意和肯定的。该协会也将继续深入推广油茶保险,加大对油茶保险的宣传和普及,争取将油茶保险覆盖到全市油茶种植户。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加大油茶保险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油茶生产经营主体参加油茶保险。同时,将进一步落实保费补贴政策,减轻农户负担,提高参保积极性,为我市油茶种植户提供风险保障,助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