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连平县高莞镇太平村打好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组合拳”

旧习俗“瘦身” “人情债”减轻

2024-05-14 10:35:22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肖斌

“这几年,村里的红白喜事基本都交给红白理事会了,请客宴请都由理事会按照红白喜事办理流程走,省心又省钱。”连平县高莞镇太平村村民刘日祥说。

近年来,太平村把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作为提升乡风文明、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抓手,将移风易俗的内容和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同时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制度,让旧习俗“瘦身”“人情债”减轻,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红白理事会树新风

“现在大家的观念都转变了,办红白喜事都不像以前互相攀比、大操大办了,人情支出的负担减轻了,大家的感情却更亲近了。”近日,在太平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了2024年第一季度红白理事会会议上,有村民这样说。

“太平村红白理事会成立于2017年12月,由村里有威望和村民认可的老党员、老干部和热心服务、公平正义的村民担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是群众性的基层社会服务组织,也是村里红白喜事移风易俗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太平村党支部书记刘国光介绍,该村红白理事会自成立以来,充分利用广播、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倡议书等,广泛宣传成立红白理事会的重要意义。同时,该理事会成员还通过入户走访、召开会议等方式,向村民积极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风事迹,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自从村里有了红白理事会后,盲目攀比的风气明显减弱了,特别是红白喜事宴席简办后节省了很多费用,对于村民来说,好处是实实在在的。”村民黄满旧说。

村规民约深入人心

会后,刘国光还带领村民共同学习村规民约,对村规民约的内涵、意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引导村民落实到行动中进行具体讲解。据了解,该村的村规民约涵盖了村风民俗、移风易俗、志愿者服务、社会治安、森林防火、人居环境和邻里关系等10个方面、29条内容。

“制定村规民约,让大家知道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禁止的,行事有规可依,在化解矛盾纠纷、破除陈规陋习、优化社会风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们村治理的重要推动力。”刘国光说,太平村把红白理事会制度纳入村规民约,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同时,该村以村规民约为依据,扎实开展“好儿媳”“好婆婆”“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模范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自从村规民约上墙后,每次路过都会读一遍。慢慢地,我们都会主动按照村规民约办事,规范自己的行为。平时大家都争相做好事、做善事,邻里团结、互帮互助,红白喜事也不攀比了,村里的正能量氛围越来越浓,风气越来越好了。”村民刘向阳说,有了说话办事的“标尺”,村民的思想观念逐步转变,大家都争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

    上一篇:欠薪150万元还购房,真“刑”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