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河人民医院打造市癌症防治中心,推进临床专科能力建设
让市民享受“家门口”的省级优质医疗资源
■ 本报记者 邹茹玉
■ 通讯员 黄淑婷
全省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市公立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和住院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这是群众对我市医疗服务最好的肯定,也是我市医疗技术能力提升、服务素质改进的综合体现。
其中,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深河人民医院(下称深河人民医院)积极推进临床专科能力建设,通过癌症防治中心+临床专科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推进,用癌症防治中心“一条线”,连接起各相关临床专科“发展点”,形成有效合力,不断提升癌症诊疗水平,让市民享受到“家门口”的省级优质医疗资源。
整合利用学科资源
有效打破学科壁垒
深河人民医院于2022年被认定为河源市癌症防治中心。该中心以疾病诊疗为链条,实施一体化管理组织架构,充分整合、利用学科资源,以癌症防治中心+临床专科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加强肿瘤疾病相关科室的横向融合,为肿瘤相关专科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资源,有效打破了学科壁垒。
目前,市癌症防治中心积极打造集一级预防、社区早筛、多学科综合诊疗、终身防癌于一体的分阶段全生命周期的肿瘤防治模式:在强调规范化的基础上,结合个体化精准治疗理念,加强单病种诊疗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提供与国内外先进癌症中心疗效相当的肿瘤诊疗服务;成立科普小组,定期发布科普信息,组织义诊、早筛;设立肿瘤专病门诊、肿瘤内外科亚专科,开展系统化随访、慢病数据登记及科学研究。
大力引进培养人才
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肿瘤专科治疗需要整体的治疗策略、综合的治疗手段、先进的治疗理念和强有力的执行团队。深河人民医院通过与暨南大学合作、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对子”,引进人才,接收省级医学技术的输入与管理经验的传授;在院内对年轻医师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团队医疗能力。
为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深河人民医院瞄准世界医学前沿,搭建高层次科研平台,多学科融合,掌握精尖技术。目前该院在外科、放射、内科治疗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填补多项区域医疗空白。市癌症防治中心肿瘤团队近三年科研项目立项达6项。
引领基层医疗发展
省级资源送到“家门口”
作为市级癌症防治中心,如何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深河人民医院通过医联体建设、智慧医院建设等加强与基层医院的交流,开展癌症防治技术培训,将中心诊疗技术送到基层及群众身边。去年6月,市癌症防治中心承担实施乡村振兴大型癌症筛查公益项目,全市3万多人参加了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的免费筛查。
“本来已经觉得没有希望了,是深河人民医院肿瘤相关专科医生们的努力,让我再一次健康地生活。”此前,市民叶先生不幸确诊为结肠癌,经深河人民医院多学科会诊(MDT)并接受手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深河人民医院通过全方位提升专科服务能力,肿瘤诊疗技术水平及肿瘤相关专科持续高质量发展。技术与效果得到了肿瘤患者的认可,让我市肿瘤患者在“家门口”也能享受省级优质医疗资源。
下一篇:没有了